僧肇大师
理 方
根据《高僧传》记载,公元399年,僧肇大师游历长安寺庙学法时,闻听游僧说起居住在凉州的鸠摩罗什大师,于是就从长出发,往凉州寻师学法。
当时已有数百名弟子先于佛图耶舍从西域跟随而来,长期留住在凉州诵经学佛。河西僧人也多慕鸠摩罗什之名而前来依止学习佛法,大量北方僧人也从千里之外翻山越岭来到凉州,慕名求教者络绎不绝。鸠摩罗什最初感受到汉地佛教文化和西域佛教文化在凉州形成了富有创造意义的激荡与碰撞,僧肇来到凉州,汉地佛教文化和西域佛教文化的激荡与碰撞更加强烈。僧肇结合其卓高的汉族古典文化修养和鸠摩罗什切磋佛法,令鸠摩罗什大开眼界。僧肇以《老子》中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句中的无来旁证龙树菩萨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的空,以《庄子》的扶摇之直上九万里中的扶摇来比喻《首楞严经》中理属顿悟,事则渐除中的顿悟。僧肇还通过诗经中的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比喻佛陀大德,以《楚辞》中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香草木兰来夸赞尊者品德高洁,并告诉鸠摩罗什古代早有以美人喻君子,以香草喻美德的文化传统。这一切令鸠摩罗什感觉新奇而又形象,暗暗佩服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暗暗佩服僧肇的博闻强记之功和对古典文化理解的聪颖灵悟之妙。
鸠摩罗什讲说大乘佛经时,僧肇发现,鸠摩罗什大师确是传说中的博闻强记之人。当时的佛经部分有写本,即手工抄写的佛经,有更多则没有写本,全凭师徒间的口耳相传、口诵心记方式来传授经典。鸠摩罗什幼年即暗诵各类经典数百万言,至凉州后仍每日暗诵不辍,各类经卷已经出口成章。僧肇发现,鸠摩罗什虽年过半百犹口诵流利异常,不得不惊叹鸠摩罗什的超强记忆之功。师徒传习经典时,鸠摩罗什先口诵梵文或胡语,再口译为华言。译成华言的术语有疑惑的时候,二人就反复切磋,找到一个最得当的汉地语汇。这样教学相长之下,鸠摩罗什初步形成了熟练的佛法翻译能力,僧肇得到了严格专注的佛学理论的培养修炼,后成一代名僧。
自此,僧肇一直在凉州陪侍鸠摩罗什,并终其一生奉鸠摩罗什为师。通过僧肇,鸠摩罗什也了解了中原内地佛教的弘法状况和发展形势,了解到佛图澄的弟子竺法雅为弟子讲经说法时,常把佛经中的事理通过佛法之外的典籍理论加以比照诠释,所以僧肇也谙熟这种诠解佛法的格义方式。同时,也知悉了前秦苻坚和后秦姚苌在长安早期的译经活动,于是,鸠摩罗什在凉州就开始关注中国佛经翻译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知道了释道安、竺法护等中原佛法翻译家的译经成就,对后秦主姚兴、古都长安、三秦大地上的法门寺、敦煌寺、五重寺等充满了无限的神往之感。
鸠摩罗什被请到长安后,僧肇也随同鸠摩罗什到达长安,并协助鸠摩罗什翻译经典。鸠摩罗什大师圆寂后,僧肇为鸠摩罗什撰写了《什法师诔》,这篇诔文是僧肇大师的名篇,对后世研究鸠摩罗什生平经历及其对佛教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意义。
摘自《凉州佛教历史概述》
更新于: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