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大师
◎ 贺圣迪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道生回到东晋首都建康。尽管他离开都城已有二十来年,但在东晋僧俗和朝野的心目中,他的声望令名与时并进。朝廷得知道生回归的消息,便请他住持青园寺。青园寺位于覆舟山下,原是一处皇家菜园。晋恭思皇后褚氏在此建立寺院,名为青园。道生在这里结束他的游学生涯,缔造自己的体系,提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等论题,开创中国佛学的新阶段。
道生入居青园寺后,除了主持寺中的日常事务,还参与建康的佛界活动。他曾在刘宋少帝时,参与翻译五分律。然而,这些都不是他的要务,他所刻意从事的功业是:融会大小乘佛教,尤其是般若、毗昙、涅槃学说,缔造重在阐明佛性和成佛之道的佛学体系。
什么是佛性?人身上有无佛性?是否人人具有佛性?怎样才能成佛?这是当时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普遍关心并迫切要求解答的问题。然而,盛极一时的大乘般若空宗并没有给人们说清楚这些问题。般若学重在智慧,空宗的六家七宗与中观学派在佛理上虽各各相异,但他们都偏重哲理,以晦涩的原理解说世界,只有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理论素养的人才能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接受或舍弃或抨击。即使对于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人来说,般若空宗各派也没有为他们完全解决佛性与成佛的问题。这促使德高望重的慧远,另辟蹊径探索成佛道路,为此而学习与研究毗昙,又致函鸠摩罗什向其请教中观学说,并率领众多弟子念佛立誓愿生净土,其目的无一不是为着解答当时社会亟需要求回答的成佛及其途径问题。佛教在传入中国数百年后的魏晋时期兴旺起来,与当时社会各阶级的人企图从佛法中求得解脱,企图成佛有莫大的关系。成佛以求解脱的人生观,得以取代原先忠臣孝子、建功扬名的积极入世精神,是因为儒家学说不能防止数百年一次的周期性社会危机和由此所造成的巨大灾难。这使人们对先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丧失信心,转而寻求个人的解脱。如果,佛教各派不能在成佛的根据与步骤上,提出圆满的答案,也避免不了为社会舍弃的命运。当时,佛教界的精英都为提供这一答案而努力。道生之所以钻研群经,斟酌杂论,万里学法,不惮疲苦,正是为着探索佛性,求得一条由人而佛的通衢大道。
道生沉思默想,综合各家学说并加上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佛学体系。他写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一系列著作,来阐述成佛学说,以便使僧俗人等得到悟解,引导他们经由其所指示的途径,由凡人而成佛。
道生的般若空宗思想,与其师所传的空宗中观学说在对世界万物的认识上并不相悖,区别在于他深入领悟般若实相的奥义后,孤明先发推导出涅槃佛性、阐提成佛,解决了时代向中国佛教提出的要求:成佛的根据与步骤。他的体系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统一般若实相学与佛身说;继之,结合佛的法身与众生的佛性为一;接着,宣扬顿悟成佛;再次,主张一阐提人也有佛性,能够涅槃。这样,道生提出了一个人人可以成佛的理论体系。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