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禅长老行谊
谛禅长老,俗姓侍,名完年,祖籍甘肃民勤。1926年生于民勤县,1945年依民勤县法幢寺上融下通上人,披剃出家。1954年在灵武县马鞍山甘露寺受戒。1993年正月初六(1月28日)世缘已尽,在甘肃武威海藏寺示寂,世寿68岁,僧腊48年,戒腊40夏。 谛禅长老是临济宗支派法幢正宗的第三代传人,一生修持高洁,戒德庄严,言传身教,倾注毕生心血,振兴武威佛教,在西北佛教界的广大信众中享有崇高声望。 长老童贞出家,誓愿弘深,信念坚定,为精进修行,曾参访、行脚过许多名山宝刹。诸如内蒙古白马寺,兰州五泉山卧佛寺、嘛呢寺,武威海藏寺、大云寺,民勤圣容寺、枪岗岭山寺、土山寺,陕西终南山、大兴善寺、大慈恩寺,浙江普陀山、阿育王寺、天童寺,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长老被遣返民勤县西渠公社山沟大队中附生产队进行劳动改造。即使在这期间,长老依然坚持著僧衣,守净戒,心系佛号,课诵不辍。 1979年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长老离开民勤,前往陕西终南山,住山苦行,砺炼身心。1980年8月赴兰州七里河区药王洞禅修,此后便全力协助上融下开上人于1982年恢复了五泉山嘛呢寺、卧佛寺,并住持卧佛寺。 1986年春,武威市筹划恢复海藏寺。9月28日,叶兴照等居士受市宗教局委派,奉函至兰州,力请长老前往武威海藏寺,主持寺院恢复工作,并筹备成立武威市佛教协会。长老欣然应允。 当时,海藏寺共有五进院落,允许恢复的仅有五间瓦房和一座大殿,其它区域和房屋、殿堂,均由海藏公园管理使用,供僧人们生活居住的条件十分有限且简陋。 因此,长老不断往来于兰州、武威之间,募化、筹集资金。在海藏寺大雄宝殿内陆续塑造了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消灾延寿药师佛,及迦叶尊者、阿难尊者、十八罗汉、韦驮菩萨、伽蓝菩萨等圣像,共计二十余尊。又整体彩绘了山门、大殿内外,令寺院面貌焕然一新。 1987年11月,长老在海藏寺组织、举行了隆重的佛像开光暨恢复开放仪式。从此,巍峨庄严的大雄宝殿,成为武威市唯一可以开展佛事活动的场所,海藏寺也随之成为武威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这之后,长老又多方奔走,协调各方关系,先后在海藏公园管理的三圣殿内塑造了华严三圣、观音、罗汉等诸多圣像;在地藏殿内塑造了地藏菩萨、道明比丘、闵公尊者、十殿阎君等像。 1987年12月18日,在市统战部、民宗局的指导下,在广大信众的热切期盼中,武威市佛教协会成立。协会的成立开启了武威佛教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谛禅长老被推举为市佛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的会长。随后,武威市政协增补长老为市政协委员。 1991年4月,长老从苏州西园寺请到《大正藏》一部,并在武威海藏寺举行了隆重的迎请仪式。至此,海藏寺佛、法、僧三宝具足。 1991年10月5日,在甘肃省佛教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长老当选为甘肃省佛教协会理事。 1992年8月,旅居缅甸的兰州籍爱国华侨傅凤英居士,为海藏寺捐赠了汉白玉的坐佛和卧佛各一尊。而这正是谛禅长老亲自联系并促成的。这一盛事不仅对海藏寺及西北地区佛教界意义深远,而且对增进中缅两国佛教界的友好往来,推动两国文化的深入交流,产生了积极作用。 1992年9月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大德专程到武威海藏寺视察,了解西部佛教活动和海藏寺房产落实情况。谛禅长老与朴老促膝长谈,最后二老合影留念。这对武威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为后来海藏寺从山门起的所有殿堂、房屋,全部归还佛教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3年正月初六日(1月28日)凌晨,长老宏愿已满,在海藏寺安详舍报。消息一经传出,社会各界有缘者无不同泣。省内以及陕西、青海、新疆、宁夏等地的诸多法师和信众闻讯赶来致哀,为长老诵经、回向,祈愿长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正月十三荼毗当日,有三万多群众及信众参加了追思、荼毗法会。荼毗后,拣出众多五彩舍利及舍利花。应武威黄羊镇李宽村居士们的虔诚礼请,经市宗教局和市佛协批准,在光寿寺东侧,修建了长老纪念堂和灵骨塔,供后人感念、追思。 长老一生,信念坚定,宏愿广大,悲智双运,行谊高洁。他以弘法为己任,利生为根本,传承、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佛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尽的功德法财,给弟子们树立了真实而崇高的出家人的榜样。 1 爱国护教,再树法幢 长老出生在旧中国,一生经历过战争、***等许多动荡的岁月,却始终誓愿坚定,秉持中国佛教爱国爱教、慈悲济世、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长老乘着党落实宗教政策的东风,发大无畏的勇猛心,先是全力协助上融下开上人恢复兰州五泉山嘛呢寺、卧佛寺,其后,又应请前往武威主持佛教政策的落实工作,不辞辛苦地完成了海藏寺从山门到大殿的整体建筑的修缮及彩绘,令这座宝刹以崭新的庄严形象迎接十方信众;又在当时国家尚未全面深入改革开放的情况下,从缅甸迎请了几尊玉佛,助力中缅两国佛教界的友好往来。长老以自己的实干精神,努力传承中国佛教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和国际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可以说长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北佛教再击法鼓、高树法幢、开启对外友好交流的先行者之一。 2 坚守信念,精勤办道 长老严于律已,勤苦不懈,即使在特殊年代里,也始终不退初心,坚守信念,保持出家人清净、庄严的本色。落实宗教政策后,长老在陕西终南山、兰州五泉山精勤办道。特别是住持海藏寺期间,领众修行更为精进。每逢初一、十五及佛菩萨圣诞等纪念日,他都要带领信众诵经、念佛。而且,规定海藏寺每天早晨四点敲钟,四点半做早课,晚上九点半敲钟,止静、养息,这些规矩一直延续至今。长老不仅要求早晚功课必须依《佛教念诵集》如法念诵,而且每年农历九月初一到次年二月十九,还要在早晚课后,带领大家念佛一小时,增益功课。长老对每个弟子做功课、敲法器、唱赞偈的情况都了然于心,若有人偶然敲错或不在板眼上,以及没按时敲钟板,都会受到严厉批评,并经指点后纠正。在长老心中一日三餐饭、早晚功课来抵挡,出家人必须要认真做好功课,才能消受信施。况且法器乃龙天耳目,必须严谨从事。即便年事已高,长老仍随众参加早晚功课,始终坚持早起晚睡,还时刻不忘指导弟子们如法作务。凡此点滴、细微处,长老都做好表率,精勤不懈,无有疲厌。 4 事必躬亲,恪勤惕厉 在日常作务中,长老梵行高洁,事必亲躬。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日早饭后,必带领弟子们洒扫院落。特别在清扫大殿周围及大殿前的石子路面时,都会用细密的高粱笤帚仔细清理。至于佛前供水、供花、供灯更不会有丝毫怠慢,即便是已经供过佛枯萎的花也不随意乱丢,都要集中放在人们踩不到的净洁之地,令其自然分解。每次供完佛的酥油铜灯和器具,总是擦了又擦,不留一点油渍,力求净洁、庄严。每当清除佛像上的灰尘,都会用崭新的毛巾和抹布,且要换上干净专用的鞋子,然后再登上莲台去擦拭。在中午供佛前半小时,便不再去厕所方便。这些在许多人看来非常随便、简单的小事,长老却都恭敬从事,谨慎对待,表现出一丝不苟、恪勤惕厉的可贵品质。 4 勤俭惜物,不吝公益 长老时常教导弟子们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并且身体力行。每次吃完饭,长老都会先用开水涮一下锅碗,把残留的食物连水(称之为福水)一起喝尽,然后再洗锅洗碗。在长老的倡行下海藏寺自恢复开放以来从来没有倒掉一点剩菜剩饭,有时中午煮面条剩下的面汤,都要在下午做饭时一齐吃了。有时看到弟子们在做饭时丢弃一些半黄或微烂的菜叶,长老都会要求拣起来,除去不好的部分,然后洗干净一起炒食。每年冬天房间生炉子取暖,炉灰中没完全燃烧的煤炭渣粒,长老都会拣出来,或是用筛子筛出来,在焖火时使用,直至充分燃烧。长老一生勤俭节约,但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扶危济困等事却绝不吝啬。例如1989年12月,在寺院尚处于恢复初期资金窘迫的情况下,长老依然为北京举办亚运会捐款了1500元。长老还时常带领弟子们走进乡间,深入山区,慰问孤寡困难户等等,如此不吝公益的无私情怀,在武威佛教界形成了良好的传统,传承至今。 5 助学育才,倾囊扶持 长老非常重视社会文化教育,对佛教人才的培养更是不遗余力。1988年4月,正是海藏寺百废待兴,资金短缺之时,长老毅然捐资2000元支持社会教育事业,为此,武威市教委赠兴学育才牌匾一块。自海藏寺恢复后,长老便订阅了当时国内佛教界唯一的《法音》期刊,并每年捐助500元,支持期刊的发行。 凡是出家弟子中有符合上学条件的,长老都会鼓励他们到佛学院深造,并给予衣单、资金方面的鼎力支持。多年来依其出家的主要弟子有理宏、理因、理定、理智(圆寂)、理戒、理海、理慈(圆寂)、理照、理寂、理真、理普、理雄、理闻(圆寂)、理圆、理诠、理静(圆寂)等。他们大部分都受长老的资助在佛学院深造过,其中,不乏颇有建树者,正在各地弘化一方,为佛教事业的健康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6 持戒净圆,垂范后学 长老视戒律为生命,不仅自己戒行清净,而且教导弟子们也要严持净戒,学好佛门礼仪。每当有新发心出家者,他都会亲自为其教授佛教早晚课诵与敲打唱念等行仪,并定期考问所学情况,督促落实。在考验期结束时,若能背诵早晚功课及熟练掌握日常的敲打唱念,才给予剃度。弟子们在受三坛大戒前,还要背诵《沙弥律仪》《毗尼日用》《裴休送子出家诗》及《丛林要则二十条》等。长老还特意请人书写了《丛林要则二十条》并悬挂在室内,以便僧人们时时看到,熟记在心。他以身作则,遵循佛陀遗训,以戒为师,是真楷模! 所谓法不孤起,遇缘则应。追思长老的一生,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重法忘我的爱国护教行谊,对武威地区佛教道场的恢复、佛教人才的培养和佛教事业的振兴,厥功至伟! 长老一生没有什么豪言壮举,但他率先垂范、持之以恒,亲力践行佛陀言教和为佛教事业鞠躬尽瘁、精进不懈的精神将光照千秋! 恭逢谛禅长老圆寂二十八周年追思之际,谨以此文深切缅怀长老志在菩提、信念坚定、精勤办道、功德巍巍的一生。 斯人已逝,师德永存!燃灯续焰,垂范后昆! 甘肃省武威海藏寺 二〇二一年二月九日 农历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