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的道理
放下的道理
放下的佛家道理是什么?
做人,要像一只皮箱,能够提得起,也要能够放得下。光是提起,太多的拖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所以,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要放下,要放下!我们对于功名富贵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贵里;我们对于悲欢离合放不下,我们就在悲欢离合里痛苦挣扎;甚至有人对是非放不下,对得失放不下,对善恶放不下,你就在是非、善恶、得失里面,不得安宁。
放下固然很好,但是提起更难。一个人如果无论什么传统都放下了,他的人生还能拥有什么呢?所以正念要提起,正行要提起,正语要提起,正见要提起,慈悲要提起,道德要提起,善缘要提起,精勤要提起,不把这些提起,人生的价值、意义在哪里呢?
所以,佛法叫人要放下,但是放下之后,更要能够提得起;佛语叫人要能提得起,但是当你提起之后,还要能够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放不下,就是家庭、妻女、亲情、财富等,所以人永远负重、辛苦。佛语劝我们有时候要能放得下,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的心里,嗔恨嫉妒、忧悲苦恼,负担太重,应该放下;责任公理、慈心悲愿,应该提起。放下的未必是好,提起的也未必是不好。总之,还是一句话:人,要像一只皮箱,当提起时,你要提得起;当放下时,你也要能放得下。
有一个信仰婆罗门教的梵志,有一天要赶到一个村落,为当地的信徒举行一场祭祀。他日夜兼程不眠不休,不停地赶路,深怕错过了卜算选好的吉日良辰。他翻山越水,行走在蛮荒瘴疠的重山峻岭之中,抬眼一看,天边一朶漆黑的乌云,迅速地飘移过来,洒得天空一片的水墨图绘。霎时豆大的雨滴,叮叮咚咚地倾泻大地,怒吼地奔向低洼的山谷。梵志无奈,只好栖身在一棵大树之下,等待大地息下怒气,雨过天晴之后,再继续赶路。
雨,排山倒海地下着,暮色向四方笼罩过来。渐渐地雨势变小了,雨声走远了,天空织结一张的网幕,缀满一颗颗如钻石般晶莹剔透的星星。梵志从树丛中钻出湿淋淋的身体,抖落一身玲珑的水晶,披着点点的星辰,继续未完成的路程。
借着微弱的星光,沿着崎岖陡峭的崖壁,梵志临渊履冰地蜿蜒前进。黑暗中,山狰狞地矗立耸峙,张牙舞爪好似要把梵志吞噬入腹。梵志战战兢兢地移步向前,突然脚下一滑,踩到一堆泥泞的烂土堆,身体失去重心,一个踉跄,跌入了山谷,身体像断翼的飞鸢,迅速地向谷底堕去。危难间,他急中生智,张开双臂向闇黑的夜空乱抓。一阵盲乱的抓取,突然触到了倒挂于寒岩隙缝的树材,梵志赶忙用胳膊顺势一勾,人就像一只折翅的蜻蜓,悬挂在半山腰,上下不得。
梵志惊魂甫定,心想:如此的黑夜,如此的荒山恶野,什么人能够来救我呢?难道我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埋骨青山吗?要是释迦牟尼佛在此就好了,佛陀一定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运用他的神通变化,以平等心来救护我这个异教徒呀!心念千回百转,悔恨交加。梵志正在转动心念,忽而天堂地狱,忽而地狱天堂,念念剎那生灭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安详慈和的声音说:
梵志!你真的祈望我能救你吗?
咦,那不正是佛陀的法音吗?梵志仿佛见到一线光明,扯开嗓子声嘶力竭地向崖上大喊:
慈悲的佛陀!我就知道您无剎不现身,求求您赶快救我上去吧!
要我救你很简单,但是你要依照我的话去做,我才救得了你呀!佛陀语重心长地说。
佛陀!都到什么节骨眼了,只要能救我上去,我什么事都依照您的指示。梵志殷切地请求。
好!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我好救你。佛陀平静地说。
梵志一听佛陀要他放下赖以维系生命的树根,仿佛霹雳击顶,石破天惊地大嚷:
这怎么可以?如果我放掉树枝,我不就跌入溪壑之中,粉身碎骨了吗?说什么我也不放下。
你不放下,我怎么救你上来呢?佛陀轻轻地锁着眉头。
我们走路前进,一定要放开后脚,前脚才能迈步向前;如果后脚跟固定不移动,如何昂首阔步,向前迈进呢?人生要进步,也要捐弃根深柢固的窠臼,放下愚昧迂腐的知见,紧握无明愚痴不放,生命是一滩的死寂,势必失却那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源头活水。放下处,有更宽阔的转圜;放下时,才能有更多的拾得。更新于: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