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宗下的黄金传承之二

2024-05-21 18:05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宗下的黄金传承之二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宗下的黄金传承之二

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禅宗还有分为渐修和顿修两种系统,大家如果把时光再倒回去五祖黄梅当年为了要寻找接班人,于是要他座下的弟子尝试着把多年所学心得发表出来。当时黄梅大师座下弟子据说有大约五百人,而这些出家众中最耀眼、最突出的应该是神秀大师。这位神秀当他还是在家人的时候早就博览群经,通古博今,而且也有一群追随着他的粉丝在民间也拥有知名度。后来到了隋朝末期,自己觉得因缘成熟必须出家,他寻找到了当时很有名望的东山寺的黄梅大师。当时神秀是因为仰慕黄梅的家风,每天可以淨涤身心,澄心静坐,长养自己的心田,他极为崇景。于是,他在座下圆顶出家并且每天作洒扫庭园,服务常住,噼柴运水,为了要让黄梅欢喜,用身心不断地承事他的师父,于是颇得黄梅的欢心,并且心裡其实暗自也有打算将来要把自己的位置传授给他。只是心裡一直有一个隐忧不知道神秀是否可以把这神圣的棒子自在地接手过去,因为这要看他是否有真正在心性上获得印证的基础,否则也怕其他弟子心中不是滋味。这个问题给黄梅带来多年的困扰,最后为了公平起见他就要大家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发表出来,于是才有了历史上有名的一首偈语传颂至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关于这段典故有很多种说法,有种说法说到,神秀在黄梅座下多年也想媳妇熬成婆,他急着想表现自己的能力,但是又怕别人的眼光和批评,于是,他就趁大众在大寮休息的时间,他把自己个人体悟心得写在一片牆壁上。隔天一早整个寺院几乎人人看了以后争相传诵,当然黄梅大师必然也看过了,但是看完之后的他并没有给予任何正面的评价,可见当时黄梅的心中并没有觉得神秀是有开悟的。就在这个时候,当时被派到厨房担任执事的惠能大师也跟着去看了这首偈子,历史上说惠能大师是目不识丁,但是根据他的家世,父亲曾担任过官衔,以古代世代相袭的传统,惠能应不至于目不识丁,否则怎麽会有听到别人读诵《金刚经》念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内心裡面会有澎湃激动的反应?典故中所提到的是说惠能听到旁人念神秀大师的偈语给他听,因为他不识字,关于这段就暂且搁下个人用自己的判断去推断吧。话说惠能看了神秀的内容之后,他也颇不以为然,所以他就在旁边留了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旁很多的同修僧众看到这句偈语的内容以后议论纷纷而且都极为惊讶,这事也传到了黄梅的耳中,他也趁空跑出来看这首偈语,看了之后心中极为震撼并且暗喜,他终于找到传人。但是为了要保护惠能他反而说:「这是谁写的?不知所谓为何,莫名其妙。」同时还把这首偈子给擦掉。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简单地介绍初学佛者所应了解和遵守的修行基点之十四。

更新于: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