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如相应为根本

2024-07-12 08:43

◎ 秦 萌

《续高僧传道珍传》记载了道珍、法归、慧景三位禅师的生平事迹,三位禅师并置一传,不仅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当,而且因为他们修行的地点相同,都是庐山。可见,庐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修行的圣地。三位禅师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在修行中感应或示现瑞相,从而表明其修行的境界和功德:潜修弥陀观行的道珍法师,梦中感通护法善神指示修行方法,如法修行后又感见银莲花台降临,表明其具备了往生净土的资粮和道行,今生未到报尽时就能与净土境界相感通。法归禅师因其精进修行禅定的功德,梦中感庐山山神迎请。慧景禅师入灭之后返掘两指,表示自己已证得沙门四果中的一来果。

三位禅师的事迹启示我们,修行禅定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境界和感应。福慧定具足者,境界现前时自然能分辨其真伪善恶,此不待多言;但是对于末法时代的行者,特别是初修禅定者来说,如何正确分辨和对待修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境界,却是一个必须严肃谨慎地对待处理的重要问题。人心深处,即阿赖耶识中,染净业种混杂。未学佛修定时,自心只顾向外境奔驰流荡,阿赖耶识中的业种无从觉察。一旦收摄自心向内观照,阿赖耶识中的业种反而趁机活跃翻腾。比如鬼道业种浮现,则能与鬼道感通,见到鬼影出没;还有些邪种在意识作用下辗转幻作佛菩萨的形象。行者如果定力危弱、智慧不足,对这些境界不知警醒、知见不正,认假为真,自以为见佛得定、获得神通,心生骄慢、执着不舍,乃至刻意追求,往往造成杂染业种更加活跃成熟,形成修行的障碍或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临终之时被牵入恶道或被邪魔趁机扰乱迷惑,误入歧途。因此,对待修行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境界,特别是对于初修禅定者来说,必须慎之又慎,保持警觉。在自己的智慧难以分辨境界好坏时,最好求得善知识的引导和护念,以便顺利度过各种境界的考验。

民国时期的冯达庵居士在其著作中,针对如何正确分辨修行过程中的种种境界详细解析,殷切告诫:

学人依法持诵,日有常功,自然渐感法验,惟境界正当与否,不可不细加分辨。吾人为六尘所惑,耳目昏迷。人趣环境中,眼所见者,限于当前最炽之境,稍涉疏远,便不能睹,无论其他诸趣也。此方人类,福德非厚,诸天善种自难流露于心,而鬼神恶种,则随时具备,乘机显现,而人不及察焉。其屏俗虑、讲修行者,心稍宁静,鬼之影像遂得倏见于前,外道重视此事,以为大效在是;佛门之具正知见者,不惟不取,且恐鬼境频起,熏习渐浓,临终将牵入鬼趣。鬼影若现,亟宜放弃,学人所当知者一也。

功行幼稚时,凡情犹盛,未易从现量中见本尊。有等根机,或循夙习,能随意识开为法尘,宛若佛菩萨当前,此属独影境。亦有邪种出现,认识未清,由意匠展转幻作佛菩萨相,此属带质境。两种境界皆非真实,执着不舍,势入邪道。学人所当知者二也。

他又依据《大乘起信论》简别佛教正定与外道定、凡夫世间定:

三摩,义为平等;地,义为持;合名平等持,略称等持。三昧,乃梵语三摩之变相;即平等性之定相也。译曰正定,拣异外道、凡夫等定也。基本三摩地,原名真如三昧。《起信论》云: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又谓众生无此善根,虽勤修禅定,不免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定中所感之现象,约分十种:(1)现恐怖之形相。 (2)现美丽男女相。 (3)现天相、菩萨相,乃至如来相。 (4)所见如来等相,或说陀罗尼;或说六波罗蜜;或说三解脱门;乃至说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5)令行者忽知过去、未来之事。(6)令行者忽得他心通,辩才无碍。(7)使行者喜怒无恒;或多痴爱;或多睡多病。(8)能使行者心忽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乃至多疑多虑,终于不信。(9)能使行者舍本胜行,更修杂业。(10)或令行者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著。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此皆外道所得,非真三昧。其习凡夫定者,虽无种种魔事;充其量不过能生四禅天、四空处而已。此等定境所以不能称三摩地者,以我见未除,失平等性智;不脱世间名利恭敬。

从上面的论述中,冯达庵居士认为,修习佛教的禅定应当以与真如相应为根本,否则不免诸魔、外道、鬼神的惑乱;修世间禅定,虽能避免魔事,却不能消除我见,不能超越世间名利恭敬的束缚,是不究竟的,难以依此了脱生死、上求菩提。因此,以真如为根本,是佛教正定与外道定、世间定的根本区别,与真如相应是修习佛教禅定的奋斗目标;不能与真如相应,无论获得何种境界,都没有契合佛教正定的根本宗旨。以上冯达庵居士关于如何分辨和对待种种修行境界的讲解,可以为我们末法时代修学禅定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摘自《续高僧传习禅篇校释》

更新于:2个月前
1
上一篇: 嗔恨心的破坏力及危害..
下一篇: 念佛而普摄
相关文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