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宅法云

2024-07-13 08:28

颜 峻

法云与开善寺智藏(458-522)、庄严寺僧旻(467-527)同列于梁代三大法师,吉藏称光宅《法华》当时独步。  

法云的三车喻诠释有三个特点。第一,三乘是方便,一乘是实相,并与如来权实二智对应。既说今日一乘实相之理,此则形显昔三乘是方便。也就是说佛最初说三乘的时候是真实,但是在说一乘实相之后,相比而言三乘就是方便,从这个意义上说,《方便品》应言实相品,不应言方便品。可以看出,法云有着把方便和实相对立的倾向,权与实之间有着究竟与否的鸿沟,由此而贬抑权,高推实。这种思路在慧观、道生的诠释中早已存在,但法云的特别之处是用二智来诠释权实,他解读开方便门,显真实相时,用方便智对应开方便门,真实智对应示真实相。他又把真实和方便与如来二智对应起来,由方便智所说的是方便的三乘法,具体来说是说三教,应三机,化三人,对三乘根器的三种人说三种教法;真实智所说的是一乘的实相,具体来说是教一、理一、机一、人一,听法者根基成熟,声闻缘觉都改心为菩萨,对他们说一乘之教法。法云的这种诠释比道生更为细致,在实质上进一步强化了权实的对立。  

第二,用因果来解释法华宗旨。他继承了道生三因为一因三果为一果的说法,而且更进一步,不仅把因果用于《法华经》的结构划分,而是在处处都贯彻着因果的解释,特别是释经题时开创性地将法解释为因法和果法,并赋予具体的不同内涵。经题中的妙字,是指一乘为妙因妙果,三乘是讲法华之前的昔日粗因粗果,具体来说有因果体之长短、因果义之广狭、因果用之胜劣等六个方面的不同。以三乘中的大乘为例,粗因指以六度为因行,粗果是得超越三界内分段生死的无为果,和有一定时间限制、度人有限的有为果;一乘的妙因是指不局限于六度,而以一切善行为因行,妙果是得超越界内分段生死和界外变异生死的无为果,以及寿命无穷、度人无数、神通莫测的有为果。如此一来,一乘就有了异于三乘的具体内涵和初步的独立性地位,不再仅仅是会归意义的真实、殊胜。

第三,一佛乘独立于三乘之外。前两点在前人注疏里面均可以看到雏形,而法云有了新的推进和创发,结合起来则导出了法云最异于前人的地方,即一佛乘独立于三乘之外,为第四乘,三车喻中的大白牛车也就完全不同于三车中的牛车,成为现存文献中乃至历史上的第一位四车家。我们按上述法云思路来看,一佛乘和大乘区别在哪里呢?一佛乘是佛基于真实智的教法,大乘出于佛的方便智,一佛乘是妙因妙果,大乘是粗因粗果。因果、权实互相关联,是则说今日因果真实之相,则显昔日因果非是真实,妙因妙果是真实,粗因粗果为方便。在解释十方佛世尚无二乘何况有三的时候,法云明确指出三乘中的菩萨乘特指偏行六度菩萨:言尚无偏行六度菩萨乘、辟支佛乘,何况有声闻乘? 

故此在三车喻中,诸三种宝车即是羊、鹿、牛车,即譬昔日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无学人究竟果。珍宝大车,平等种无三种差别,即譬今日《法华经》中为众生受记同得佛果。法云从诸乘所得果来说,三车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得的阿罗汉、辟支佛和大力菩萨果。大力菩萨指证得无生法忍,断除分段生死、只有不思议变异生死的菩萨,指八地菩萨。而大白牛车是指的究竟佛果。  要注意的是,法云的四车说还属于不成熟的形态,或者说处于三车与四车的过渡阶段。三乘中的大乘,因是六度,果是大力菩萨,主要是从断界内生死来说的。一佛乘的因是一切善行,果是佛果,相比大乘有高、广的殊胜。二者虽然可以说权实之别,但也可以说有着会通的途径,因为可以视为前后修行的不同阶段,并非截然不同的两条路,法云亦有用大乘代指一乘的表述。法云的三车喻解读,重点不是大乘和佛乘的关系,而是二乘不究竟,需要转入大乘修行,从这点来说与三车家并无二致。  

摘自《五台山研究》2023年第1期

更新于: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