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菩萨的精神

2024-08-10 08:45

中国佛教徒以四大菩萨的精神作为修行的理念,作为修行所要达到的目标,作为修行所要完成的最理想的人格。四大菩萨是整个大乘佛法理论的化身,代表了十方一切菩萨。

--净慧长老

禅修的实修活动有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禅修的实践活动还要有理论作指导。理论的指导就是所谓的见地,禅修的实修就是所谓的功夫。见地与功夫总是同时运用的。见地明白,功夫就少走弯路。所见的道理能够落实在实修中,那就是理论和实践、知和行达到了统一的状态。

中国佛教的禅修实践也好,还是其他宗派的观法也好,其理论指导在千百年来形成了以四大菩萨的精神作为我们修行的目标,同时四大菩萨的精神又是我们修行的理论指导。

四大菩萨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这四大菩萨,每一位菩萨的精神都代表了大乘佛教的一种理念。大智、大行、大悲、大愿,大乘佛教的精神完全体现在这四大菩萨的精神上面。

修行人,修大乘佛法的人,也是作为菩萨行者这样的一个身份在落实修行。既是菩萨行者,就要以菩萨的精神来指导我们的修行。菩萨修行的法门是六度四摄。六度就是六波罗蜜,四摄就是菩萨教化众生的具体方法。六度四摄,其精神都是以四大菩萨的大智、大行、大悲、大愿为内容。

中国古代的高僧、古代祖师非常了不起,在总结中国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中,把四大菩萨组成了大乘佛教完整的修行法门和理论体系。四大菩萨在许多佛经中经常出现,但是把四大菩萨的精神组织成为一个思想体系,是中国高僧大德的一种理论创造、思想创造。在佛经中,具体地将四大菩萨一起来做阐述的经论没有,这是中国历代高僧在实践中逐步完成了大乘佛教以四大菩萨为代表的一种思想体系。

四大菩萨各有一座应化的道场: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应化,普贤菩萨在峨嵋山应化,观音菩萨在普陀山应化,地藏菩萨在九华山应化。四大菩萨的四大应化道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也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一直到了明朝,四大菩萨的四大道场,才真正成为完整的、有系统的朝拜圣地。

在古代,以唐朝为例,基本上是以朝拜五台山作为重点,当然也有朝拜峨嵋山的。普陀山与观音菩萨联系在一起,是从五代时才开始的。至于九华山,虽然说金地藏从朝鲜来到九华山修行是唐朝的事情,但是使九华山成为一个朝拜的圣地,其起源要在其他三大名山之后。到了明朝的时候,中国佛教徒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朝拜一次四大名山。

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萨应化的地方,四大菩萨的精神就是我们每一位修行大乘佛教的佛弟子的理论指导。四大菩萨的四种精神,大智、大行、大悲、大愿,其次第也是非常有意义。

比如说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大,地为出生义,地有含藏义,一切万物都从大地出生,最后也都要回归到大地。以大地来比喻大愿最为恰当。因为一切行为和计划都是从愿望出发,从愿力出发。愿力就像大地一样,有愿必成。一切事情都是先有愿力,尔后在愿力的推动下逐步落实。

菩萨为什么要有这么大的愿力要度尽一切众生呢?因为有大慈悲。慈悲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慈悲就是悲悯众生苦。要救度众生,所以有大悲;要救度众生,所以要发大愿。所谓悲愿就是要度尽一切众生,大愿是以大悲为前提,没有悲心不可能发大愿。

我们自己修行也同样如此。见到生死苦,见到自他生死很苦,所以要发心修行。自己的生死有痛苦,他人的生死同样有痛苦。由生死苦而想到要修行,要有出离心。

仅仅有愿望,如果没有实践,不付诸实践,大愿也好,大悲也好,永远都无法兑现。所以,接下来要有普贤菩萨大行的精神,崇高的实践才能使悲愿逐步地成为现实。普贤菩萨的行,实际上也是跟愿力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普贤行愿品》有十大愿王。愿是大海,实践是高山,以行山填愿海,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有大行,有大悲,有大愿,是不是就圆满了呢?还没有。还要有大智慧来作指导。没有智慧作指导,大行、大悲、大愿,也会出偏差。文殊菩萨表大智,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是智慧的化身,七佛的老师、千佛的老师,都是智慧。所以说智慧能生出一切诸佛。不过,仅仅只有智慧,没有大行,没有大悲,没有大愿,也不能够成就诸佛度化众生的这一大事因缘。

这四大菩萨、四大精神,就是我们学习佛法、修持佛法的指导思想。四大菩萨居住的地方--五台山金色界、峨嵋山银色界、普陀山琉璃界、九华山幽冥界,这四大空间,把整个宇宙的构成全面概括无遗。所以中国古代的祖师伟大极了,具有极高的创造理论的智慧。

这四大菩萨,每一位菩萨手上持有一件法器:文殊菩萨手拿一支宝剑--称带剑文殊,这种形象最普遍;普贤菩萨手拿一本经书;观音菩萨手持杨柳枝和净瓶;地藏菩萨手持锡杖。

每一样法器,都是用来表达一种完整的佛法的思想、佛法的理念。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手持净瓶,瓶中有净水,还有一个杨柳枝。杨枝甘露洒满人间,使热恼的众生获得清凉,同时也表示一种柔性的精神。水是柔性的,杨柳枝也是柔性的。

而文殊菩萨手持宝剑,那就表示一种刚性。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智慧就像宝剑一样能断除我们的烦恼。烦恼具体体现在生命的障碍上,就是二障--烦恼障、所知障。宝剑就是要彻底地斩断二障,破除二执,开发智慧。

联系到我们禅修的实修,要有大智慧,要有崇高的实践,要有广大的悲心和无穷的愿力,我们修行才真正有动力。有推动,就会精进不已,就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中国佛教徒以四大菩萨的精神作为修行的理念,作为修行所要达到的目标,作为修行所要完成的最理想的人格。四大菩萨是整个大乘佛法理论的化身,代表了十方一切菩萨。

我们有幸生在中国这个大乘佛法比较成熟、比较发达的汉文化领域,只有我们中国汉文化才有可能把大乘佛教的思想彻底地挖掘出来,彻底地进行消化,系统地付诸实践。所以佛法能够在中国弘扬二千年长久不衰,是与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分不开的。中华文明与佛教的理论结合起来,那就像老虎长了翅膀一样,所向披靡。

我们在修行当中,经常想到文殊菩萨,想到普贤菩萨,想到观音菩萨,想到地藏菩萨,我们就会得到加持力,修行就容易进步。

我也跟居士们建议过,希望居士在家修持时,早上读《普贤菩萨行愿品》,晚上读《金刚经》。把这两部经典作为我们生活禅的日课,有着深刻的内在意义。早上以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来鼓舞我们一天的士气,精进不息;晚上以《金刚经》来总结这一天的修行和功夫,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做到三轮体空,做到一切无所求。

那就既有崇高的实践,又有广大的智慧;既从事自利利他的事业,又不要著相,不要有所求。因为一著相,一有所求,就有局限性。局限性就是一种障碍,局限性就会使我们不能开阔视野,不能够彻底地打开自己智慧的大门。所以既要有建立,又要有扫荡;既要广行一切善法,又要不著相。这种既要做、又不著相的理论指导,就是佛法的特点,就是佛法的精髓所在。

希望我们此一会,各位要真实修行,要以四大菩萨的精神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导,作为我们做人做事的指导,作为我们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指导。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