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崇佛指舍利

2024-08-24 09:00

栖 妙

唐朝诸帝礼重佛教,先后六次将佛骨舍利迎入京城供人瞻仰。这是一段佛教在皇城中走红的时期,崇佛热潮涌起。从帝王到平民百姓如痴如醉,莫不以看一眼佛骨为福。那么唐朝的帝王们是如何奉迎佛骨的?

隋唐时期,从印度传进的佛教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日渐学术化、世俗化、艺术化,发展为大众的佛教,并与华夏文化融合一起,成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唐代第二个皇帝李世民上台后对佛教颇有好感,曾下诏为法门寺度僧,敕建寺宇。为了表示示存异方之教,顺应社会日渐升温的佛教热,他曾下令开示佛骨,掀起了大唐诸帝礼佛的热潮。

陕西扶风的法门寺约建于北魏文成帝时期,寺内有育王塔一座,相传是阿育王所造的八万四千塔之一,内藏有佛祖的舍利。

唐初,法门寺已有寺无塔,唐太宗下令准以修造望云宫的建材移去修塔。贞观五年(631年)在歧州刺史张德亮的奏请下,唐太宗敕准开示佛骨。开塔时将舍利通现道俗,每天有百姓数千人围观,京邑内外,奔腾同处,屯积塔所,人们纷纷咸荐香花,出现了观看的热潮。不过这仅是开示佛骨,没有将佛骨迎入京师。舍利埋在塔基下丈余深处,同时还获得周魏二古碑。

唐太宗下令开示的舍利,见过的人有的认为像玉一样,白光映彻内外,有的认为是绿颜色的,有的认为像佛的形象,有的认为像菩萨、圣僧形象,有的说看到了五色杂光。有的人到了法门寺没有见到舍利,他来干啥?他说是一生有多重罪,只是想来到舍利前能减去点罪孽。很多人来后忏悔不迭,或有烧头炼指,刺指洒地,虔诚至极。

唐太宗的开启塔基,使法门寺地位大升,而佛指舍利的供养也升了规格。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仍热心于法事活动。显庆四年(659年)九月,他下令奉迎法门寺佛指舍利入东都供养,这是唐朝帝王首次奉迎佛骨。当时有两个和尚对高宗讲了法门寺育王塔的故事,高宗遂问是否就是八万四千塔之一,和尚说未详虚实。舍利应该30年在人们面前展现一次,现今时间已到,请求再次让舍利露面。高宗遂让僧人到塔前行道七日,然后开发。他给钱五千、绢五十匹让和尚进行供养。和尚在塔前行道四日,听得塔内佛像下有震裂之声,之后瑞光流溢,霏霏上涌,塔内三像是各各放光。高宗派送绢三千匹,还下令造阿育王像,并开挖舍利。显庆五年春三月,高宗下敕取舍利往东都入内供养,又让七个京师高僧到皇宫内行道,顶戴供养。皇后武则天别出心裁地造了金棺银椁瘗藏佛指舍利,一共九重。由于唐代以九为数之极,九重棺椁表示规格达到最高,与天子相同。一生简朴的佛祖想不到在中国竟享受了这么高的待遇,灵骨安卧于金棺银椁之中。唐高宗将舍利迎入皇宫后,照例应归还寺里,他却将舍利留在宫内,直到龙朔二年(662年)才送回法门寺,整整两年。

当时有西域人献佛顶骨至京师,高5寸,阔4寸,黄紫色,由于此物没有留传下来,史书上没有详细记录,真假不得而知了。

第二次迎奉佛骨的是武则天。武则天的崇佛在唐朝是出名的,她的政治生涯得益于佛教甚多,到了晚年,她向佛祈福的心理更重,还一心想报答感恩佛祖。长安四年(704年),她派出官员和崇福寺寺主法藏和尚等前往法门寺迎舍利。法藏等到了法门寺,行道七昼夜,然后开启塔宫,将神辉煜煜的舍利带回了京师崇福寺。沿途众人在两旁恭迎,施异供香华鼓乐之妙,万乘焚香,千官拜庆。之后将舍利迎入洛阳,武则天下令王公以下精事幡华幢盖,具乐奏迎于明堂。武则天自己身心护净,头面净虔,请藏奉持,普为善祷。

舍利还在明堂的时候,第二年发生了一场宫廷***,年老的武则天不得不把皇权交给儿子唐中宗,不久她走完了83年人生之路。接下来几年动荡政局,唐中宗在政治上一无作为。他还是想到了舍利,于是在景龙二年(708年)下令将舍利送回入塔。得益于安史之乱而上台的唐肃宗是第三个迎佛骨的皇帝。肃宗的父亲唐玄宗对佛教不是特别热心,把法门寺的舍利竟然忘记了,过了30年还没想到开示一下。唐肃宗大受佛教恩惠,登基时军费不足,就用剃度僧尼的钱过了难关。收复京师后,他召不空和尚入皇宫为他行转轮王位七宝灌顶大法,重新掀起了崇佛的浪潮。他于上元元年(760年)五月派出官员、僧人多名前去法门寺将佛骨启出,迎入内道场。肃宗亲自前去观看,还赐金银财宝若干。限于财力,这次迎佛骨活动历时两个月,规模不大。

唐代宗对佛教痴迷,把唐宫大门向僧尼敞开,在宫内大量陈设佛像,帝后一同礼佛诵经,给僧众十分优厚的待遇,还每年设水陆道场,举办放灯、放焰火等佛事活动。他也想到了法门寺的舍利,由于时间未到30年,最终未敢提前迎佛,只为法门寺立碑一块。

唐德宗是第四个迎奉佛骨的皇帝。他登基后罢停内外临时统管僧尼的功德使,重申僧尼悉属祠部,加强朝廷对僧尼的管理。贞元六年(790年)不违旧例,下诏迎佛骨。《资治通鉴》记载,这年春天将佛骨迎置禁中,此后又送到寺庙以示众,到了第二个月就派宦官送回法门寺。 这次迎佛骨后,德宗与僧人的关系渐渐紧密,常将僧人迎入大内,宫中香火不断,人人念经。唐宪宗的迎奉佛骨的声势较以前诸帝更大,登基后下令天下有道高僧赴京师阐扬佛法。元和五年(810年),他下诏让华严宗的四祖澄观入内谈法,宣讲华严法界要旨,听后大有收获,所谓英明圣皇,廓然自得。他先是在舆论上作准备,让大家对迎佛骨有充分了解,让翰林学士张仲素撰写《佛骨碑》,谈了历代皇帝对佛骨的礼敬过程,然后认为佛骨要30年一开,开后就会玉烛调,金镜朗,戾玉烛调,金镜朗,祲氛灭,稼穑丰。不久,宪宗下诏,于元和十四年(819年)派出专使,前往法门寺迎骨入皇宫,在大内供养三天,他率皇室人员及百官礼拜,然后送京师各寺轮流供奉。这一举动使得对佛教充满好感的百姓官员,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如不及,焚顶烧指,千百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

唐武宗在位时期制造法难,众所周知,佛指舍利没被毁掉已是大幸。到了唐末,唐懿宗李漼成了第六个迎奉佛骨的皇帝。他热衷奉佛,内结道场,聚僧念诵,多次行幸寺院,布施财物,谈论佛法。佛祖降生日,宫中大肆庆贺,张灯结彩。成通十二年(871年),先是敕造捧真身菩萨,又令文思院造双轮十二环迎真身银金花锡杖及其他供奉物。十四年三月,懿宗下令由朝廷大臣和高僧组建迎佛真身班子,盛况空前,长安官民齐做准备,用金银宝物制成宝帐香舁,用孔雀毛装饰宝刹。宝刹要用轿夫数百人,工巧辉焕,与日争丽;又用大量的珊瑚、珍珠等点缀于幡幢,都城百姓奔走相告,热闹非凡。从长安的开远门到法门寺三百里,一路上车马相属,人流不断。四月初八,佛骨迎至京师。禁军兵仗在前面开路导引,公私音乐沸天烛地,绵亘数十里,规模超过元和年间。唐懿宗亲往佛寺顶礼,还把佛骨迎入皇宫内道场,设金花帐、龙鳞席、凤毛褥,视如国宝。佛骨在皇宫中供养三日后送到安国寺、崇化寺,供百姓瞻仰。

摘自《长安佛教文化》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