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观音的审美意义

2024-10-14 09:02

送子观音的审美意义

◎ 孙绪会

《法华玄义序》说: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 法也。妙是佛家对一切至美之物的命名。可见在佛教里,不可恩议是与美的观念相联系的。佛教审美有几个特点:第一,超越性,世俗眼光看来不可思议常常在佛教看来是美妙至极。比如释迦牟尼作为世尊,他的形象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被赋予三十二相,每一相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象征性,常任侠先生曾说过:用象征的手法来描画佛传,是佛教艺术特存的方式,佛教艺术是为佛教服务的,它必然是佛教思想的表征,佛教传播的工具,所以佛教常常把佛教教义作为美的标准,制造艺术;第三,功能性,佛教评判美或不美,经常依其产生的具体功效加以褒贬,认为能使人趋于正道、使人符合佛陀教导的实物便是美的,如《瑜伽师地论》 第十一卷里云:美者:谓于是处,生清净信,而证顺故。《三藏法数》解释美妙语:谓佛 所说法,言辞柔软,嘉美微妙,令人乐闻,故名美 妙语。第四,模糊性,佛教虽然对种种事物都有一定的善恶评判标准,但同时认为任何事物的性质在不同环境、不同时空中会有所转向,如果偏颇或执着于一边则堕于邪见,人应当行中道,应无所住。比如佛教常常把贪嗔痴喻为三毒,但是密教有常说 颊恼即菩提,佛性遍于瓦石草木之间,禅宗也说: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菩提。所以佛教 审美常常是模棱两可的。

在佛教独特的审美下塑造出来的送子观音,其身上蕴含着诸多特有的性质。首先送子观音在佛里神格体系中位于仅次于佛的菩萨阶位,所以他的造像不同于佛陀造像,佛教认为菩萨三大阿僧祗劫后,在成佛之前尚须一百个大劫来种召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佛之三十二相,每一相都要修一百种福才 能感得,所以说百福庄严。而观音虽然位于候补佛的地位,但他尚未成佛,所以他的造像必须符合菩萨标准,比如项见配有珠宝璎珞,身着天衣等;其次,送子观音一定有着超凡的功能,这集中体现 在他的送子功能和广大灵感的神通。菩萨翻译为觉有情,是自行成就,又能觉悟众生的觉者,所以他担负着普度众生的责任,本来佛教的目的是让人解脱贪欲,体证真理,但是佛教悠悠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方便手段,所以送子观音满足世俗愿望的功能是统一于佛教究竟意义的教义的。然后,送子观音身上体现着菩萨所具有的一些特有性质,比如大慈、大悲、大愿、大智、大力、大行等属性。

民间审美观照下的送子观音

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断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影响的历史,中国民众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心理特征和伦理观念,佛教要在中国扎根并发展,必须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佛教文化来说,这既是一个自觉而主动的吸收与借鉴过程,也是一个被动而不可避免的被改造过程。送子观音传入中国,随着信仰范围越来越广泛,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刻,送子观音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改造了。

首先是送子观音性别的中性化。观音在印度佛教中原是男性打扮,初传入中国时也是男性打扮。如敦煌佛画中的许多观音像都具有男性特征,有的还有两撇胡子。在南北朝时期,菩萨造像不断吸收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越来越明显地显现了非男非女相的中性化趋势。盛唐时期观音女性化倾向非常明显,除了保留部分中性化特征外,基本女性化。宋元时期。女性形象的观音盛行,标志着观音女性化进程结束。但是观音造像始终很难看到胸部突起这一女性特征,观音造像实际上是接近于女性的中性形象。而送子观音不断中性化的原因,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审美思想更广泛的民众传播有直接关系:第一,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代表,中国人习惯用母亲、女性来代表慈悲;第二,女像观音更能满足当时社会上大量增加的女信徒的需要,更能打动人心、吸引民众;第三,产生于东汉末年的中国传统道教存在众多女神仙,在莫高窟也存在着道教西王母、女娲等女神造像,道教、佛教虽有争斗,却也难免相互借鉴等等。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观音造像女性化是佛教不断普及、不断发展的需要。

其次,送子观音功能的世俗化,则与儒教文化有很大关系。送子观音的送子功能之所以会从整个观音信仰体系中独立出来,并不断被改造,就是一个民众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和创造的结果。《孝经》在《圣治章》中有: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孟子离娄上》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这种子嗣观使得送子观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送子功能从正统的佛教体系中被抽离出来,与民间信仰、伦理道德、道教文化等结合在一起,甚至后来送子观音也兼有送财的功能。

摘自《普觉》2017年 第1期

更新于: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