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开 放得下

2024-10-21 08:43

赖永海

许多人每天都会碰到很多的事。工作中的问题、难题另当别论,即便是日常琐事,乃至于亲人朋友间的拌嘴、误会,也常常把人折磨得心力交瘁,疲惫不堪。有些人心里总是搁着很多事,吃饭不香,睡觉不酣,千般思量,万般计较。有时领导不经意间的一个眼色,会让他惶惶不可终日,这种心态用庸人自扰比喻恰切不过。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说,是一种不良的心理,任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成为心理疾病。

化解这种心结的药方有二:一是要想得开,二是要放得下。想得开,可以根据佛法的缘起思想,弄清楚事情发生的缘由始末,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再依照佛法所说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创造条件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转化和发展。这比起在那里捶胸顿足、寝食不安要好得多。实际上许多事情时过境迁之后,你会发现当时觉得乌云压顶天之将倾,结果只是虚惊一场、小事一桩。

想得开还有一个重要的法门就是不要太执著。

对于佛教所说的不要执著,常常被人误解为不奋斗、不进取。这与佛教所说的不执著是南辕北辙。佛教的不执著指不住相。相即现象、事相。在佛教看来,一切现象、事相都是因缘而起的,都是特定条件的产物,条件变化了,现象、事相本身也就会跟着发生变化,因此,一切现象、事相都是变化无常的。但是有些人总是习惯于用一种固定的、僵化的眼光去看特定现象和事物,事物变化了,他不会跟着变化,而是一根筋,这就叫执著。这种执著往往害人不浅。社会上有因失恋而一蹶不振乃至走上自杀之路,这种人思维方法太执著。谈恋爱也叫谈对象,当初双方之所以打得火热,是因为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但是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对象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或物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另一方则没有随着变化了的对象去调整自己的想法,一厢情愿,甚至死缠烂打,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这就太执著了!

在这个意义上,所谓不执著就是要能看得开。看清楚哪种追求、作为和奋斗是合理、积极、有意义的,哪种做法是不合理、消极乃至错误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下的放下,该提起的提起,既放得下,又提得起。既完成了该做的事,又做得很开心。开开心心做着该做的事,做好该做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想得开放得下看似简单,真正能做到,委实不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思维方式,有时需要训练的。恩格斯曾经说过,对思维方式的训练,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佛法中的般若智慧是一个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思想宝库,其中之人生哲理对于人们化解心结、淡定心态乃至提升心境,确实多有助益。

禅门典籍中有许多公案,坦禅师背女子就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公案:

有一次,坦禅师带着一个小沙弥出门行脚,途中遇到一条河流,正好那天下雨,河水涨了不少。师徒俩正琢磨着找到水流较缓的地方蹚水过去,正好又来了个女子,看样子挺急的。一问才知道她娘家有急事,让她赶快回去,哪知道遇到河水上涨,她急得直跺脚。坦禅师问明就里,就肩背女子、手牵着小沙弥,蹚过河了。

过河之后,小沙弥几次靠近师父,好像要同他说什么事,但都欲言又止。师徒俩走了一两里路,小沙弥终于忍不住问,师父,你平时不是教导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嘛,你刚才怎么背着那女子过河呀?师父听后哈哈大笑说,我过河后就把那女子放下了,你还一直背到现在,累不累呀!

有首禅诗不能说家喻户晓,至少对于多数人来说耳熟能详,就是《日日是好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真能做到凡事看得开、放得下,心无挂碍,知足常乐,岂不就日日是好日了!

摘自《佛法真义》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