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果钦哲仁波切:不生不灭

2024-10-23 08:37

十一世纪,伟大的印度瑜伽士帕当巴桑杰三到西藏传法,在西藏的厅日村庄,他为村民讲述了忠告百偈。

对于这些偈语,法国僧人和翻译家马修李查德启请他的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解说这些深邃的偈子,于是1987年,在西钦寺,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作了注释。

马修翻译了这些顶果钦哲仁波切的注释。

我们摘录这些偈子的51到59,它们都是为了详细说明无限的心性的。

在空性之中,旋转明觉之矛;

厅日人啊,见地就是;

究竟的解脱于从任何事物中所获取的知见。

顶果钦哲仁波切:

我们的认识,我们的见地,应如天空般宽广,一旦发觉明觉在空性的中心生起,纷扰的情绪不再昏暗,反而成为其美妙的装饰。

不变的定见,是没有生、住、灭的,它伴随着觉智,这觉智观察着思想的起伏,犹如一个安详的老人,看孩子玩耍。

困惑的思想无法影响明觉,不过是挥舞刀剑去刺天空而已。

帕达儿朋女士问米拉日巴:

当我安禅于海洋,

我心舒适真徜徉,

当我安禅于波浪,

我心***真悲伤,

教我吧,如何安住于波浪?

伟大的瑜伽士回答:

波浪本是海起伏,

任彼自安于广阔!

思想乃是明觉的游戏,生于明觉,返回于明觉。认识明觉是思想的根源,就等于是认识了思想根本就不存在生、住、灭。尔时,思想再也无法侵扰我们的心灵。

一旦我们追逐心念,我们就好像狗咬木棍,每次我们丢木棍出去,狗就穷追。假如我们替之以觉悟之智而观察,心之根源,我们会看到每个念头生起和消融在本觉的空间之中,从而不引发后续的念头,就好像狮子,他不追逐棍子,而是面向投棍子的人,对着狮子,你只能投一次棍子。

征服心性的本基,我们必须回到和认识念头的根源,否则,一个念头变成两个,然后三个,等等等等,我们不懈的猛击过去的记忆、预测未来,然后丢失了明觉和当下。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修行人正在将供养在佛坛上的大米分发给鸽子吃,此刻他突然回忆起在他修行前的众多敌人,这时他产生了一个邪念:如果我拥有像门前这么多鸽子数量的士兵,我会轻而易举的战胜我的敌人。这个思想困扰了他以至于他无法自拔,于是就离开寺院招募了一队人马去攻打他的敌人,然后造下了无比的罪恶。而这一切,仅仅肇始乎一念之差!

假如你认识我们思想之敌而不是强化他们,那么每个思想的起伏则均为明晰,且助益于我们怔悟空性。

在无念的状态,也不曾因散乱而抛弃观察,厅日人啊,禅修超越于无记以及散掉。

顶果钦哲仁波切:

倘若我们的心安住于明觉,不思考过去、未来,不攀缘外物,不陷于心思,安住于本然的安逸,在此状态,不需要铁腕或力防来停止我们的思想,菩提是指--心灵单纯的本然。

一旦认识这纯然,我们应不费力的心之当下来维护它,然后我们会了解内在的解脱--无需阻念或畏惧念头破坏我们的禅修。

安住于本然天成,修持解脱一切执取,厅日人啊,行为上不排斥,也不拒绝。

顶果钦哲仁波切:

任运这单纯的当下,倘若你获得喜悦、成功、富裕、赞赏,观彼为如梦似幻吧。不要执着它们;假如我们被疾病、谣言、压迫、囚禁、审问所攻击,警醒而无须气馁,点燃你的大悲,愿为一切有情承担并消解苦痛!既无所得意,也不作悲哀,无论外境如何,安住解脱于安详自在。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