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者
佛 教 学 者
蒋 鑫
在佛教信仰者之中,有很多人排斥佛教学者,认为他们只是把佛教作为一门学问研究,甚至对佛教的一些认识存在错误与扭曲,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总结一下佛教信仰与佛学文化的关系。
佛教之所以流传了两千多年,它的价值早已不限于信仰层面了,还包括它所承载的民族地域文化,例如佛陀的教法对民族建立及政治制度建立所起的积极作用;对诗词雕刻绘画,佛教题材的工艺与传承等等。这些都属于佛学文化的研究范畴,也是佛教研究者所产生的历史原因之一。
佛学信仰的产生是早于佛学文化的,佛陀出世先是弘扬能使众生解脱的正法,佛学文化是随着佛学信仰而后逐步日趋形成的。当把佛教作为一种信仰来看待时,会对佛陀的教诲作为自身言行的最高标准,无论在有无外界约束的情况下,都能自觉自愿去奉行,这是佛教信仰与研究佛学文化最根本的区别。
通过佛教信仰与佛学研究的对比,可以把接触佛教的人群划分为两类,即佛教信徒和佛学研究者,我认为这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前者可能不需要做过多的考究即可对佛教有坚固的信心,而后者除了可以借助佛教博大精深的文化去解析与澄清世俗领域的一些问题以外,还可以建立起对佛教更为全面的理性认识,也为从佛学研究者转为佛教信仰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评判佛教学者到底能否对佛教发展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我想不能单纯的从某一角度片面的理解。作为一个真正的佛学信仰者,也能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待这个问题,例如现在阅读南传佛教的典籍,有些是学者翻译过来的,这都是具备高素养的学者才可以胜任,必须了解佛学专业词汇、对各个语系佛教背景的了解、对所阅读对象能接受的语言达到最大化理解程度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无不与佛教息息相关,否则也不可能翻译出许多典籍。这方面来看,未经过语言训练及大量佛教知识储备的佛教信仰者是难以做到的。
我想说的是,佛教的发展与佛法的弘传离不开众生的参与,相反佛法是为一切众得解脱才存在的,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佛法是圆融的,不排斥每一位想借助佛陀妙法走向解脱的人。
也许某一天那些诋毁佛教的人最终就成了虔诚的佛教徒,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有很多帝王和后来的大德居士,都是刚开始时对佛教未能正确认识,先是排斥,但后来通过不断接触,也都虔诚的皈信了佛陀。
在没能信奉佛教之前,他们有可能对佛教的认识不全面,或者宿世善根不具备等等,但只要通过不断的对佛教加深了解与学习,最终都情愿把殊胜的佛法做为人生的行为准则。
无论是佛教学者还是对佛教一窍不通的人,都是佛弟子现在及未来要度化的众生,把佛学纯粹做为学问来研究,也未尝不是好事,也可以种下日后学佛的善因,总比作恶扰乱社会秩序要好。把佛学研究到一定程度,从量变再到质变,最终我想佛教学者也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佛弟子。
更新于: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