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身次序偈》解读

2024-12-15 08:36

《执身次序偈》解读

慎 言

佛陀建立僧团之后,一直注重对比丘弟子自身威仪的要求,规定比丘弟子不仅要具足佛门基本的行住坐卧四威仪,而且还要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众多的威仪。对于比丘僧应当具足的威仪,许多经文中不仅有详细地解说,而且为了方便比丘的持诵和遵守,古代高僧还创作了众多的关于威仪的偈颂。《执身次序偈》即是其中之一,偈云: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偈颂篇名中的执身,即去除修行者身上的种种不良习气,使自己身得自由,心有皈依之处。古代高僧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特别将这首《执身次序偈》收入其中,足以彰显本偈对规范僧众威仪的重要性。这首偈颂重点讲述了出家人在唱诵梵呗、诵经绕佛、站立合掌、缓慢行走时应当具有的威仪。一个出家人只有威仪具足,才能外现庄严之身,内具修学佛法的涵养,从而能够更好地摄受大众,弘法利生。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这两句偈颂是对比丘诵经行道时应当具足威仪的论述。这两句特指出家人在早晚课诵和法会活动中应当注重的威仪。举佛音声慢水流,指僧众在参加二时课诵或其他法会唱诵诸佛菩萨赞偈,或者讽诵经文时,要掌握音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要像平缓流动的水一样,不缓不急,清净悦耳,人所乐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需常念。僧人唱诵诸佛菩萨赞偈,称为梵音。所谓梵音,即佛菩萨的音声,这是一种清净微妙之音声。据《大智度论》云: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播,闻而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华严经》云: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上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诸佛音声有五种清净相,即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为佛三十二相之一。经文中将梵音比喻为海潮音,是说佛菩萨应时适机而说法的声音。这种音声微妙和雅,如海潮之音。如《大宝积经菩萨藏会》云:如来语者易解了语,易明识语,不高大语,海潮音语,云雷音语,佛意深微。一切种妙成就语。唐窥基《法华经玄赞》卷十云:犹如海潮,必定应时,能灭诸苦。

诵经行道雁行游,是说僧众在经行或绕佛时应当具足的威仪。本句是说,僧众在经行或绕佛时,要向空中飞行的大雁一样,依次成行,排着整齐划一的队伍,使人看起来威严有序。

经行和绕佛是佛门中重要的修行方法。经行就是在一定的处所缓慢地往返步行。经行不仅是为了防止睡眠,也是为了养身疗病。比丘经行有诸多利益,如《四分律》卷五十九谓经行有五利:一、堪远行,二、能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得定久住。经行并非无所事事地来回往返步行,而是在经行过程中要诵经或念佛。经行的处所与课诵地点有所不同,《三千威仪经》云:有五处可经行:一闲处,二户前,三讲堂前,四塔下,五阁下。

绕佛也称为右绕,即右绕佛像或佛塔,以表示对诸佛菩萨的恭敬虔诚之意。按照印度民间风俗,常以右方为尊,表恭敬爱慕之意。佛教沿袭了这一习俗,将右绕佛像作为表示恭敬的方式。如《释氏要览》云:绕佛亦云旋绕,此方称行道归敬至也,唯佛法右绕。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以来,主张佛教应当尊重印度民俗,以右为上。印度的佛弟子在佛前经行时,便遵从佛说,以右绕为准。右绕佛像还有一个目的,如《三千威仪经》云:旋绕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视,四不得唾地,五不得与人语话。绕佛不但有驱除睡魔,养神疗病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业障,获得很大的福报。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两句偈颂,指僧众在站立合掌时的如法庄严。僧众合掌的时候,双手当胸如捧水之状;站立时屹然不动,稳如泰山,即便在头顶上放上一碗油也不会滑落。合掌,又称合十,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合掌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掌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合掌可以让我们平和、安定、集中注意力。立身是指站立诵经或观想。佛教四威仪中称比丘当站如松,即比丘站立时应当像松树一样地安稳,并且心存正念。如此方能彰显威仪之相。不可扭动身体,更不可左顾右盼,不然会使人显得轻浮,有失威仪。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这两句偈颂是对僧众外出行脚的威仪要求。

瞻前顾后轻移步,是指僧众在外出乞食或弘法需要外出行脚时,要随众而行,而且还在行走时要顾全大局,瞻前顾后,轻轻移步,以保持团队的整齐。切不可我行我素,任性而为。因为,僧团是一个和合的团队,需要有一定的规矩来约束大众的言行。如果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僧团就会像一盘散沙,无从管理。左右癹旋半展眸一句,是指在行走过程中,确有必要看周围事物时,也只是左右轻轻回视,以眼角的余光去扫视一下即可,而不是随意转动头脑左顾右盼或者驻足观望。这样威仪动静庄重的形象,不仅显示了出家人的威仪庄严,而且还彰显了出家人的深厚内涵。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两句,是对以上颂文的总结。前面几句颂文对比丘在唱诵梵呗、经行绕佛、合掌站立、随众行脚等方面的威仪作了要求和论述之后,最后这两句颂词则指出,一个比丘在平常的修学生活,弘扬佛法过程中,如果能够在身语意等方面依照颂词所说去做,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如理如法的优秀比丘。若能如此,也就不枉费自己舍亲割爱,出家一场。

本偈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比丘僧若能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则必将成为受人尊重的人天师表。在家信众若能依偈行事,则可成为受四众弟子敬仰的再世维摩诘。

摘自《普觉》

更新于: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