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总有时
肝胆相照总有时
◎ 隐 然
肝胆相照这一成语,比喻以真心相见。其实这在中医里也很有讲究。古人用肝胆相照来形容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今日再次提到这个词,即使是专业的医学人士,也不免为古人的智慧发出由衷的赞叹,肝与胆确实是一对荣辱与共的器官。
在西医看来,肝胆相照首先在解剖学上是完全正确的,胆囊正好位于肝脏右叶的胆囊窝内。从功能上看,胆囊也是肝脏的好帮手,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内,一旦我们开始进食,胆囊就开始收缩,于是胆汁流入肠道、帮助脂肪的消化。
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肝与胆互为表里,生理关系同样非常密切。中医有五脏六腑的说法,肝脏属于五脏的序列,而与之对应的腑脏正是胆脏。肝主疏泄,胆主通降。胆汁的正常排泄,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而肝脏功能失常,势必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另外,在精神情志方面,肝调畅情志,胆主决断,都与人之勇怯相关。肝胆之间彼此协调,我们的胆色才会壮,正如中医典籍《类经》所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足厥阴肝经在里,负责谋虑;足少阳胆经在表,负责决断。只有肝经和胆经相表里,肝胆相照,一个人的健康才有保证。打个比方,一个民族要想兴旺发达,也需要肝(谋略之才)和胆(决断之才)相表里,肝胆相照。历史上房谋杜断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房玄龄好比是大唐的肝,他善谋略,精于管理日常政务;杜如晦好比是大唐的胆,他临危有方,善于决断。正是房、杜二人的肝胆相照,才成就了贞观之治。
虽然负责谋略和决断的是心,但心是君主之官,负责全局,具体的工作则交给肝和胆。肝和胆的谋虑和决断又不同于心。中医的心包括心和脑,心和脑的谋虑和决断主要在思维和意识之中,它是理性的;而肝与胆的谋虑和决断主要在潜意识中,它是感性的,是本能的。一个人胆小就是胆小,你很难让他通过理性思考变得胆大起来。但如果你让他的肝和胆发生一点变化,他的胆子就会本能地大起来。
常言道酒壮人胆,酒精进入人体之后,首先影响的是肝,肝与胆相表里,肝又影响到胆,肝与胆发生了变化,人的谋虑和决断自然会发生变化。
改变肝胆会影响人的谋虑和决断;反之,人的谋虑和决断也会对肝和胆造成影响。一个人长期谋虑不决,就会使肝胆受损,这也成为某些疾病的诱因。
胆经是排解忧虑的先锋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足少阳胆经的伟大功用,敲胆经几乎成了万金油。足少阳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沿着头部两侧,顺着人体的侧面向下,到达脚的第四、五趾,几乎贯穿全身。胆经顺畅了,人所有的忧虑、恐惧、犹豫不决等都随着胆经的通畅排解出去了。
摘自《佛门医科》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