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两舌
不 两 舌
◎ 董 良
在佛教十种善业,口善业有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口善业中的不两舌,是指不不能引起争斗是非等离间之语。不两舌的反面即是两舌,也就是于两人之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的和合。两舌属于十种恶业之一。
佛教诸多经典对不两舌都存论述。《杂阿含经》卷三十七云:两舌乖离,传此向彼,传彼向此,递相破坏,令和合者离,离者欣喜,是名两舌。也就是说把这个人说的是非话传递给那个人,然后把那个人说的是非话传递给这个人,通 过挑拨离间,破坏两个人的团结。《小阿含经》卷十九云:我离两舌,断两舌,行小两舌,不破坏他,不闻此语,彼欲破坏此,不闻彼语,此欲破坏彼,离者欲合,合者欢喜,不作群党,不乐群党.不称说 群党,我与两舌净除其心。不两舌之人,当听到到此人说彼人的坏话,听过就作罢,不向彼人传话;当听到彼人说此人的话,听过就作罢,不向此人传话也不与任何人结党,这样就能做到不两舌,也不会因为说两舌之语给自己带来麻烦。《大乘义章》卷七亦曰:言乖彼此,谓之为两:两朋之言依于舌,故曰两舌。《易林》亦云:一簧两舌,妄言谋诀。
一个人因前世两舌,向此说彼,向彼说此,斗构是非,离间和合,致令乖分,今世将会招致两种苦报。《法苑珠林》卷七十云: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斗构是非,离间和合,致令乖分,故名两舌。一得弊恶眷属。得弊恶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使人朋俦分离乖间,皆生怨恶,故感今生得弊恶眷属也。二得不和眷属。得不和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离间人之亲爱,使不和合,故感今生得不和眷属也。若人前世造作了两舌的恶业,在今生就会遭受两种恶报:一是因为前世挑拨他人眷属,导致他人眷属分离乖间,因而今生的眷属都是弊恶之人;二是因为前世说两舌之语,离间他人的亲爱关系,致使他人家庭不合,因而,今世他与眷属之间也不和睦。
《华严经》卷二十四也谈及一个人因两舌会遭受两种苦报。经云: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弊病眷属,二者得不和眷 属。
不仅佛门提倡一个人做人要不两舌,俗世中人也深知两舌所带来的危害。因而,古圣先贤都劝人要不两舌。东汉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马援在新朝末年天下大乱时,追随陇右军阀隗嚣,深得隗嚣的信任。后来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他也因军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称为马伏波。后来在讨伐五溪蛮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
马援当年南征交趾时,在前线听说侄儿马严、马敦到处乱发议论,讥刺别人,而且跟一些轻狂不羁的人物结交往来,便立即写信劝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在听到他人过失的时候,就像听到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样,耳可以听,而口却不能讲。 好议论他人是非,随意褒贬时政和法令, 这是我最厌恶的事情。我宁可死,也不愿听到子孙有此类行径。
马援还引述当朝德行高尚的人为例,提醒侄子要向他们学习。他对两个侄儿说,龙伯高为人宽厚谨慎,言谈合乎礼法,谦恭而俭朴,廉正而威严,我对他既敬爱,又尊重,希望你们效法他。杜季良为人豪侠仗义,将别人的忧虑当作自己 的忧虑,将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他父亲去世,附近几个郡的客人全来吊唁。我对他又敬爱又尊重,却不希望你们效仿他。效法龙伯高不成,还可以做恭谨之士,正如人们所说的刻鸿鹄不成还象鸭;若是效法杜季良不成,就会堕落成天下的轻浮子弟,正如人们所说的画虎不成反似犬了。龙伯高和杜季良都是京兆人。龙伯高任山都县长;杜季良任越骑司马。当时适逢杜季良的仇人上书,指控杜季良:行为浮躁,蛊惑人心,伏波将军马援从万里之外写信回家告诫侄儿不要与他来往,而梁松、窦固却同他结交,对他的轻薄伪诈行为煽风点火,败坏扰乱国家。奏书呈上,光武帝刘秀召梁松、窦固责问,出示指控的奏书和马援告诫侄儿的书信。梁松、窦固叩头流血,才未获罪。诏命免去杜季良官职,将龙伯高擢升为零陵太守。
不两舌不仅是一种德行修养,也是一种修行方式。不论一个人是否是佛教信徒,在言语上都应当奉行不两舌的原则。为人只有不两舌,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摘自《曹溪水》2018年第三期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