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仁焕法师开示
释仁焕法师开示(1)释仁焕法师开示(1)
释仁焕法师开示
释仁焕法师简介
释仁焕法师1953年1月出生于广西。法师少年多病,久病成医,1982年于多苦多难中皈依三宝,1995年因缘成熟剃度出家,拜江西云居山首座和尚、同安寺方丈慧参长老为师,1997年于云居山受三坛大戒。现任广东省化州市南山寺主持。
法师20多年学佛生涯中,曾亲近觉明、慧参等十多位禅、净、密高僧大德,并得四位长老亲授传承法卷。法师初学佛时修学密法,整整20年。2002年于闭关中亲证净土法门之殊胜后,即放下密法,专门研修实践净土念佛法门。
法师出家时即立下“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之大愿,并发誓“饿死不化缘,冻死不攀缘”。法师讲究实修实证,实行实用,不尚空谈,以道为依,以德为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大慈大悲,一心救世。
在道场建设上,法师不重香火之旺衰,而重在建成道德教育的场所与离苦得乐的基地。于弘法方面,主要教导众生“以家庭伦常之道完善今生,以弥陀本愿之法横超三界”,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人生第一法,实践“佛教的教育和佛教慈善同步,佛教的修养和服务社会同步,佛教的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同步”的人间佛教理念。
真正的佛教,它既不是文化也不是学问,而是了脱生死的方式方法。当文化来研究,永远不能通透佛教的含义。当学问来研究,虽然明白一些道理,但不会得到受用。真正的学佛人是把生死大事放在第一位,然后于完善自己上,发挥自己的生命,圆满自己的生命。
——释仁焕
信仰的层次
我们人属于什么根机,往往就有什么等级的信仰。上根的人就有上根的信仰,中根的人就有中根的信仰,下根的人就有下根的信仰,劣根的人就没有信仰。信仰决定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看人的素质就能看出人信仰的层次。
比如民间的信仰,对当山土地的信仰应该也没有错,也值得信仰。但是当山土地毕竟也是在六道轮回里面,还没有成为了脱生死的生命。如果我们信仰没有了脱生死的生命,我们得到的也是不能了脱生死。因为对方都还没有了脱嘛,他又怎么为我们做了脱的事业呢?
再比如,人的文化程度分有:没有文化、小学文化、初中文化、高中文化、大学文化。你信仰没有文化的人,你也一样没有文化;你信仰小学文化,你就停留在小学的层次上;你信仰大学文化,你才拥有大学文化。
站在生活上讲,当然什么都可以信仰,但是解脱和不解脱之间,差别很大。站在解脱上看,解脱者是人才,未解脱的人叫做奴才;解脱的人叫做佛菩萨,未解脱的人就是生死凡夫。
我为什么要讲信仰的层次呢?因为你信仰什么,你的命就是什么命。信仰与命非常有关,也可以说信仰能提升生命层次,同时,信仰也可以降低生命层次。往高的信仰就提升生命,往低的信仰就降低生命。生命迈在解脱的道上,就有解脱的机会。如果生命沉迷在六道上,永远是六道轮回。就是这么回事。
当今的社会谁的生活更有保障呢?有技术的人,而不是有文化的人。什么叫做技术呢?别人做不了的事,你能做;别人不愿做的事,你能做。这样就没有人竞争,你就变得独一无二。现在我们人就是错在哪里呢?见人家做好了,自己才想去做。人家先做出来,那么表达人家看出社会的发展方向,同时人家已经在这方面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当你模仿人家的时候,技术和人力财力,你绝对跟不上人家。人家一提升技术能力,降低销售价格,你就败了。人家从技术上,从销量上,最关键是于成本里面已经比你赚了钱。你后面做的就靠产品赚钱,不是靠成本赚钱。人家是靠成本赚钱,已经不靠产品赚钱。很多人看不见这一招。如果一个人能打破常规,别人没有的技术,你能学到,而且别人不愿做,你又能做,最后你就变成独一无二。所以有这样的技术,信仰这样的道路,你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为什么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能说自己“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呢?因为他做的事情,是没有差别的事业,是平等的事业。平等的事业人家不愿意去做嘛,都是讲民族差别、地区差别。他来一招——天上天下,以和为贵!没有民族界限,没有国土界限,他提出地球就是一家人,难道不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吗?
佛教的合掌是表达和合一切,“上与皇帝同坐,下与乞丐同行”。和乞丐在一起,也感觉没有差别;和皇帝同坐,也感觉没有差别。大家都想得到平安,平安不是求得到,而是做才得到。怎么做呢?和合一切就是平安,和不了就找不到平安了。
为什么要拜佛?把架子放下。天上天下,把架子放在地平线上就是平安了。如果架子放不下,永远没有平安。生活中,和合一切,生活就完美,就会平安。日常中,能够把架子放下,就是平安。世间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宝,平安才是无上之宝。不但为自己得到平安,还应该为了合家得到平安,统领合家和合一切。现在我们连家庭都和不了,又怎么能到社会上和呢?
和合就是生命的相互依靠。两手合起来是不是相互依靠啊?如果不合了,就叫做孤掌难鸣。愿望大家从今以后,每想一个道理,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首先都要为和合而做,第二,好处让给别人。好的让给别人,不好的留给自己,这样叫做把架子放下。如果好的留给自己,不好的推给家人,能有平安吗?自己有一分奉献,有一分爱心,合家就有一分平安;有十分奉献,十分爱心,合家就有十分平安。
信仰在什么层次,你就会得到什么层次的回报。就连极乐世界也是这样,你喜欢九品莲花,就住在九品莲花上。我喜欢阿弥陀佛,其他什么都不喜欢,我就到实报土,在阿弥陀佛的身边。本来佛是没有差别的,但是我们众生还有差别啊。正因为我们众生又差别了,才造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还有莲花的等级。大家都知道点石成金的故事,手指着路边一块石头,石头马上变成黄金,聪明人不要那块黄金,而是要那个手指头。所以我不要西方极乐世界,也不要九品莲花,我要阿弥陀佛就行了。因为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阿弥陀佛创造的嘛!
佛教之人本教育
佛教离不开世间。六祖慧能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意思就是说,佛法离不开家庭,佛法离不开生活,佛法离不开事业。而家庭、事业与生活,都是以人为本,所以,佛教的教育总体来说就叫做人本教育。
人本教育,也就是做人的教育与成人的教育。做人做不好了,就很难成人了,这是生命的规律。佛法教育我们:不可缺少善根福德因缘。善根是做人的基础,福德是成人之道。比如,一个恶人自然不会受到家庭、社会、国家的欢迎,不受欢迎,你自然处处受到障碍。所以佛门教育我们断恶,断恶就是善根,就是做人的基础。
福德,在佛门来讲就是慈悲心,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慈就是“我爱人人,从我做起”,悲就是“我为人人,从我做起”。爱就是关心人人,有我们的关心就有别人对我们关心的回报,就是:“我爱人人,人人爱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成人之道,也叫做福德因缘。你帮助人了,就等于跟人家结了善缘;你到处结善缘,就善缘遍天下;当你的缘分遍天下的时候,你不就是福德遍天下了吗?
如果我们没有把佛教的道理学明白,光拿来念,你就不一定有很多的作用。佛教的道理是做人的教育与成人的教育,不是光念就能完成,应该是做才能完成。
佛陀的教育是理事同步教育。仅仅当理来念,没有把它当事来做,光念不做,永远不能得到好处。又念又做才是成功的人。大家想一想,我们念饭不吃饭,肚子饱吗?所以念经后依经文而做,才能得到好处。念是为了做!把人做好了,就是把经念好了。
把人做好,叫做好人;成人做到位,叫做菩萨。把人做好,叫做智慧的人;成人做到位,叫做觉悟的人。
佛门教育我们:人要有心量,要有肚量。心量就是把人做好,肚量就是成人做到位。生活当中,有主观有客观。主观是我们个人的决定,客观是外在的影响。觉悟的人,越有客观的障碍,就越刚强;没有觉悟的人,一旦有客观的障碍就崩溃了,做不了事了。
所以大家来学佛,很多同修都说:“我学佛为了渡众生。”我就问:“那你没有烦恼了吗?”他说:“我烦恼很多啊。”我说:“那不行,不能用烦恼渡烦恼。”本来众生就是烦恼人,你还有烦恼,你去渡众生,那不是烦恼渡烦恼吗?
做人,是改变自己;成人,是用良好的形象感化周围人。没有把自己改变好,开口闭口要渡众生,那不行。
做人的基础是什么呢?以我的体会来讲,要有自尊、自爱、自立,不麻烦家人。麻烦家人了,就是自己有难全家不安。这是从一个小家庭来讲,如果从大的角度来讲,不要麻烦社会,不要麻烦国家。这就是做人的基础。
成人之道,就是别人有障碍的,能指导别人离苦得乐,你渡什么众生啊?你本身就是众生嘛。
心态与做事
如果心态不好,带着烦恼去做好事,最后就变成坏事。因为你带着烦恼去做,在做的当中,就会这里也不满足那里也不满意,结果还是造成矛盾来了。所以心态不良,所做的事都不好。
人的心态分有善意和恶意。如果心态有善意,那么你做的事就是善事。大家应当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现在的心态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如果是善意的,没有什么理由发脾气,发脾气就不是善意了。
我们人往往缺少知恩。有时候别人来帮助我们做事,因为来帮助的人也许都会带有他个人的条件和成见,没有理解我们的观念,本来是想帮助做好事,结果反而把事情弄坏了。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想帮助别人,就先问一下:“今天我来帮助你,到底我怎么帮最好?你把你需要帮助的事情告诉我。”接受帮助的人应当把个人的事情和对方沟通好,达成共识,然后才得到满足满意的结果。去帮助人没有沟通好,接受帮助的人也没有沟通好,两者都有过。要做事,前提是要有沟通,有沟通才能达成共识。
想要帮助人的菩萨,不要带有个人的条件和成见。真正想帮助人,一定要做到无条件无成见。带有条件,带有成见,那么别人自然不接受。所以我说了一句话:理解万岁。沟通才能互相理解;有互相理解才能达成共识;达成共识以后,才能共住共事。
父母对子女之爱,师长对学生之爱,应该是无条件无成见的。如果有条件有成见,那不是真爱。真爱,就是要把自己的心讲明白,表达清楚,让对方信心欢喜地接受,才算是父母的真爱,才算是师长的真爱。
子女和学生对父母、对师长,不应该讲“爱”,而应该是“孝”。孝,也是无条件、无成见的,孝顺就是无条件地接受,无成见地接受。如果个人有意见,你先接受以后,才能解释,应该说:“父母的爱,我全部接受,但是我有一件事需要问父母,如果父母欢喜接受,我就说。我按照你们说的去做,于我们之间也许没有什么障碍,但是到社会,到别人那里,如果别人不接受,那又怎么办呢?现在跟父母商量,如果有障碍怎么排除?”这就是真孝了。
作为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理由带着反对的观念。因为父母给的是生命的养育,师长给的是慧命的增长。如果作为一个学生没有谦虚地接受,你永远找不到智慧的光明,老师也就不愿意再讲了。父母不教是父母的过,子女不孝是子女的过;老师不教是老师之过,学生不孝是学生之过。
佛教说生命有六道轮回。在家庭,往往有老祖宗投胎做我们的后代,如果我们打后代,那不是打自己的老祖宗吗?请问大家相信这样的道理吗?
特别是现在人类对生命根本没有尊重,所以青年人要成家的时候,已经怀了孩子,想要就要,不想要就拉倒。那不是把生命当作垃圾吗?如果把生命当作垃圾来看,那我们一家人都不应该叫做“人”,应该叫做垃圾桶。如果想成家,第一个念头,应该为了生育好的后代而成家。
生命是无价之宝,不能把生命当成垃圾。正因为现在很多人把生命当垃圾了,所以各种各样的灾难爆发得非常多。愿望各家各户把自己的子女教育好,教育他们尊重生命,教育他们成家立业必定为了生育后代而成家,要为老祖宗生一个有用的人才,生一个光耀祖宗的人才,生一个对家庭有用的人才,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生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子女不懂得成家的道理,完全是父母之过,因为父母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连父母都不知道生命的重要。
学佛和不学佛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感觉到很多学佛人都把学佛神秘化了,我看佛所讲的一切经文,佛所讲的道理,就是教育我们:第一、懂得做人的基础;第二、要有成人之道。做人的基础就是说,生命必定要接受教育,做一个有礼仪有规矩的人,有礼仪有规矩才能有条件成人。成人是到社会去发挥,做人是在家庭上规范。
《地藏经》介绍地藏王菩萨如何孝顺父母,介绍观世音菩萨慈悲普利十方。地藏王菩萨的孝顺是做人的基础,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是成人之道。为什么地藏王菩萨以出家身来孝顺父母?出家表示接受教育,才懂得孝顺父母的大道。在家庭做得到了,你到社会去教育人,才有说服力。
有些人说:“我念《地藏经》是为了忏悔。”那你忏悔哪方面啊?首先应该是忏悔自己亏了孝道;念观世音菩萨,是念出菩萨的慈悲心,自己要像菩萨一样,无私地奉献生命,普利十方。菩萨的心是善意的,是没有恶意的。学佛人就是要学:心中没有恶意,完全是善意。不学佛就不懂得:心中的善意就是善根福德。
有病的同修,你们敢说自己从来没有伤害人?你生病就是你伤害人的果报了,病就是暴露人心中的恶。今天愿望大家共同反省心中的善恶,找出自己善的一面与恶的一面。找到了就是清净的人,找不到永远不得清净。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