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大教缘起 第三卷

2024-04-07 08:27

大教缘起 第三卷

黄念祖老居士

底下是别序。别序是本经独有的序。经中世尊放光现瑞,阿难请问,世尊回答,演出弥陀愿海、第一希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尊者阿难。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愿为宣说。】

尔时世尊,就是释迦牟尼佛了。威光,威是威猛,使大家生畏敬的心,叫作威;光者,本身亮叫作光,能照物叫作明。

威光赫奕,就是佛在放光。光有威神,所以叫威光。赫是明朗。奕是强盛。故知威光赫奕就是佛所放的光雄猛有威,明耀强盛。

如融金聚,象熔化的金子,聚汇在一起。金子本来就是很光明,它熔了之后就更光亮。钢、铁,本来是不发光的,但炼钢炉的钢光亮极了。

又如明镜。影畅表里。佛身放光又像明镜,镜子的光照到镜外了,叫作影表;放了光不但是照到镜外,也照到镜子里头,所以镜子里头也明亮,这是影里。佛身光明和镜子一样,内外都明亮是影畅表里。

现大光明。数千百变。大光明,这个大字,表此光非常殊胜明耀广大。并且光的形色不停的转换变化,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转换,光的形状不停转变,越变越妙,这就是数千百变。

尊者阿难。即自思惟。阿难是佛的侍者,证了初果。佛在法华会上宣称,我和阿难他们都同时在空王佛处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喜欢多闻,我常勤精进,所以我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阿难就要护持我的法,也护持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菩萨众。阿难还没有成佛。可见阿难与世尊同时在空王佛所发心,阿难的任务之一是教导菩萨众,也即是可以充当菩萨的老师,这就是阿难的本迹,现是初果只是示现。实际上阿难所显现的这一生,是大教的关键人物,非常重要:㈠是他集结经藏。㈡传佛心印他是禅宗二祖。㈢密典中称阿难为集法金刚(金刚位同如来)。密教教主莲花生大士出生以后,是从阿难那儿领受了释迦牟尼佛预嘱传授之法。所以阿难护持佛法是他的本愿。他示现成为佛的侍者,而且他传承了禅、密两宗,续佛慧命,继往开来,所以他在本经当机呀。

即自思惟。阿难见佛现希有瑞象,放空前殊胜的光明,他内心中就在思考: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色身所具眼耳鼻舌身诸根显得欢乐愉快(悦豫),而且非常清净。清净,根据《宝积经》,如来身本性清彻,因为如来久已远离一切垢染。如来身就如净镜中微妙之像,如净水中明满之月。

佛为什么这样欢喜呢?这有两个意思:㈠是念阿弥陀佛所有圣行功德圆满。㈡因众生同得法益的希有时机已到。可见本经,大畅如来本怀。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都是极大的欢喜,因为众生得到真实之利的时机来到了。

光颜巍巍。巍巍是高大尊胜的样子。颜是容颜。佛的容颜有光,所以叫做光颜。宝刹庄严,光中出现宝刹,这是《宋译》中的话。刹是佛土、佛国。宝刹是佛净土。在佛光中现出诸佛庄严的国土,这正显示华严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境界,一佛身光是一是小,佛刹是多是大,一中有多,小能包大,都是超情离见殊胜妙境,都是自心本具功德之相。这样殊胜瑞象,从昔以来所未曾见。这是我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看见过的。喜得瞻仰。今天我高兴地瞻仰佛这样的瑞相。从内心生出来一个前所未有的诚恳恭敬的心,这就是生希有心。于是他就从座而起,站起来把袈裟披好,袒露右肩,这是比丘表达极敬的仪式,叫做偏袒右肩。两条腿着地叫长跪。阿难长跪在地,向佛禀白。

世尊今日入大寂定。《涅槃经》说: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寂定。佛在涅槃的时候,双树之间,所入的定,叫做大寂定。《涅槃》又说:大寂定者,名大涅槃。这涅槃三德是,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三德圆满是大涅槃。《甄解》说大寂定是念佛三昧的另外的一个名字。现在佛要给大家说念佛法门了,所以就安住于念佛三昧了。根据《涅槃经》,大寂定就是大涅槃;结合净土就是念佛三昧。两说并没有矛盾。圆顿教主张因果同时,念佛三昧是因,证涅槃是果,因果同时,所以两者同时显现。

住奇特法。《净影疏》说:佛所得法,不是菩萨等人所能得到,世间所无,所以叫做奇特。《甄解》对此有很精采的议论,现在只介绍其中最精妙的一段。他说:极乐世界的依正主伴,一切一切等等都是阿弥陀如来自心所现。若说是一法,可是极乐七宝池中,一花里有无量的光,无量的光一一出无量的佛,无量佛给十方众生演说无量妙法,可见从一里头就出生了无量。若说是无量,但只是一句名号。《往生论注》说:西方极乐世界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都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就是这一句名号。由上可见,若说是一,可是一里头有无量妙法;若说是多,无量庄严只是一心所现,所以这就是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法,也不可以安名,勉强称之为奇特。这是《甄解》的解释。另外蕅益大师说,往生极乐凡圣同居土的人,虽仍是凡夫,可是已经不退转;若说他已证不退转,可是他仍是凡夫。这是十方之所无,所以这是奇特。阿难当时看见世尊示现空前殊胜的瑞相,所以他推测到佛是住于奇特之法。

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这也是阿难当时的内心活动,认为佛现在现瑞,必定是安住诸佛所住导师圣行、最殊胜之道。佛所住,《净影疏》说:诸佛所住,就是涅槃的常乐我净之果,是诸佛所同住的。佛佛道同,所以释尊也同住在所住的涅槃果觉,由大涅槃出生殊胜的教化妙用。所以今天佛住在导师之行最胜之道。《甄解》说:大寂定就是念佛三昧之异名,三世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三世诸佛都在念佛三昧之中念佛,这是诸佛所住,今天释尊也是住于诸佛所住的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称为宝王三昧,是三昧中之王,所以称为宝王。从念佛三昧可以流出一切三昧。

大导师就是号导师者,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所谓导师者,能给众生指示正路的叫做导师,能教人出生死是导师。《佛报恩经》说:能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为常乐,叫做大导师。众生病根是有为,虽然学佛,但因执著的情见很深,把佛法也变成有为法。《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是泡影,那就都虚妄了。所以做大导师的人,主要是引导佛徒弃舍有为,了达无为,才能直趋涅槃,证到常乐我净。凡夫有四个颠倒:以无我为有我,以无常为常,以垢为净,以苦为乐。《金刚经》讲无我,可是众生处处执我,一生之中没有一念不是为了这个妄我。这是第一倒。人生无常,只是肥皂泡,可是众生只是看到肥皂泡的五颜六色,而忽略了马上就要破灭。这是第二倒。世间任何容色美好的男女,尤其是情人眼中,那是天使,是仙花,甚至是神圣,可是实际,只是一个会走路的厕所。这是第三倒。世间是八苦交煎,但众生乐此不疲。世人吸毒酗酒,好赌荒淫,正在兴高彩烈,谁知身陷苦海。世人所追求的,实在是苦事,自己不知,反觉很乐。实际都是苦,没有乐,眼前的享乐是坏苦,乐境破坏了,自己很苦。这是凡夫的四倒。证了阿罗汉,解决了这四倒,但他又有阿罗汉四倒,菩萨的常乐我净他不知道,菩萨是真常、法乐、真我、本净。《甄解》说:导师之行,即是弥陀世尊平等引接无所遗故。《甄解》的好处是结合本经,弥陀世尊是平等普度,没有分别。不论聪明人、愚蠢人,好人、坏人,有冤的人、有亲的人,都一律是平等大悲普度,不舍一个众生。

去来现在佛佛相念。阿难思维:今天佛住导师之行中的最殊胜之道,所以必定同去来现在这三世之中诸佛一样,佛跟佛都是相念的。诸佛光光相照,心心相印,所以佛佛相念。于是阿难提问:今天世尊你是念过去佛呢?是在念现在佛呢?不然的话,为什么现在世尊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阿难因为佛光空前献瑞,准知世尊必同三世诸佛一样,正在念佛,但不知所念是过去佛,还是现在佛(其中暗摄哪一尊佛),所以请问。阿难并提出自己这样设想的根据:要不是佛在念佛,为什么佛现在的威神是这样的明显光耀?所放光明是这样的明洁、祥瑞、殊胜、微妙呢?请求世尊愿为宣说。阿难末后,请求释尊慈悲宣说。

【于是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

世尊回答阿难:善哉善哉。从衷惊发的称赞之辞。并赞叹阿难: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哀是哀怜,愍是悲愍。你是慈悲怜愍众生,要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你是这样伟大的心,所以才能问这样殊胜微妙的问题。世尊欢喜。《甄解》说:阿难所问称可佛心。所问的问题正称佛的心,并且契合时机,所以佛赞叹阿难能问如是殊胜微妙之义。微妙两个字:法体幽深玄奥叫做微,所以微不是微小的微,而是精微的微;不可思议叫做妙。阿难所问正是一个义理深妙、超情离见、众生心行不能到、语言文字不能及的问题。

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功德很大。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南瞻部州、北俱卢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一天下是四大部洲之一,例如南瞻部洲。佛第一句赞阿难提问的功德,胜于供养一天下(全地球)的阿罗汉辟支佛,下一句是也胜于累劫布施诸天的人民和蜎飞蠕动之类(蜎是带翅膀的小虫。蠕是爬行。累劫的时间长极了,对于全球这一切人天各种生物,以至于小飞虫、小爬虫都布施的功德)。提问的功德胜过前两者百千万倍呀。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功德?因为你这一问引出佛的回答,于是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

当来,就是从这以后,未来的。诸天,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含灵即众生。一切的含灵,皆因汝阿难这一问而度脱生死。因为这一问,问出来净土法门。

大家要知道:㈠当来一切含灵,包括当前一切众生,当然包括你我,所以你我都依净土法门得到度脱。㈡皆因问出的净土法门得到度脱,可见法门无量,我们能依靠来度脱生死,直登彼岸,只有净土法门。

【阿难。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

底下佛又说了:阿难。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前已提过,《普贤行愿品》说:诸佛是以大悲心作为本体,要用大悲的水去饶益众生,才能长成诸佛菩萨的智慧华果。无尽就是《行愿品》里头的无有穷尽。诸佛菩萨是以无尽的大悲心矜哀三界。矜哀就是怜愍,怜愍三界的一切众生。所以出兴于世,就在人世间就出现了。《法华》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兴于世。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正是佛的知见。佛现世间,就是为了光阐道教。欲拯群萌。光是光大,阐是开演。拯是救度。群萌,萌是萌芽,群萌就是众生。欲就是表示愿,我要来救这一切众生,所以这个欲就是愿。这两句话有两个意思:㈠承上。因大悲为体,就要度脱一切有情,所以要光阐道教,就是为了来拯救群萌。㈡启下。为要真实拯救群萌,所以要惠以真实之利。惠是施给、恩赐。真实之利,就是普愿一切众生都能进入弥陀大愿之海。日德说:这是善导大师独步妙释,只有顶门具眼、古今独步的善导大师才能有这样穷尽理体、究竟方便的无上微妙开示。善导大师的偈子: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甄解》:真实利者,指此名号,即是佛智也。所谓真实之利,就是名号的大利。大利的彻底圆满,就是无上的涅槃妙果。因为这一句名号的究竟之利,就是无上涅槃妙果。蕅益大师说: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佛把自己所证的真实法全部授给众生,只是为了众生得到真实之利,因为只有这一法才是最真实。

从世法看小乘,从小乘看权大乘,从权大乘看实大乘,从实大乘看弥陀大愿,那就前者是权假,后者是真实。弥陀大愿以第十八十念必生愿为核心,所以这一愿是一切真实里面的真实(《甄解》对于以上的比较有个解释:这是从利益上来比较,其它教法经论有疾速成佛的教法,但众生根器不够,所以很难看到现生立即解脱的人,因此持名法门独有真实之利,万修万人去)。

净土法门是从真实之际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就是无为法身、诸法实相的究竟处。《弥陀要解》说:净宗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所以净土法门,你能说这个法,所说的内容;你在这度化大家,你所度的;你能够信和你所信的内容,以及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都是实相正印所印。正印的印字应重视,印是印章印鉴,古代公文必须有主管的大印才能生效,近代银行存款,提款单的个人印鉴必须相符,才能领款,可见印是印证。并且盖印不同于书写,字是一个一个一笔一笔有前有后的写出来,盖印就不同了,印上的全部文字同时显现,一时顿成,一成一切成,完全表示圆顿之法。现所说一切都是从实相这个图章所印出来的,那么所显现的,必然各个都是实相。于是能说所说,能说的人,所说的内容;能听所听,能听的人,所听的内容;以及能发愿往生的人,同所愿往生的国土;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号,这一切一切,都是实相正印。所以首楞严的含义是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为什么能究竟坚固?就因没有一样不是实相,没有一样不是法身,本来没有一切分别。

密宗称为大圆满,大圆满中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大圆满,一句佛号就是大圆满,就是实相。所以密宗说:声字皆实相。耳之所闻是声,目之所见是色,这不都是六尘吗?可是禅宗三祖《信心铭》说: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所以开口便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试问一切都是实相,阁下怎么拣择?所以能修的人、所修的法都是实相,所念的咒字,所观的字种也都是实相。可见入了净土法门就是入了实相。这就是真实之利。

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值是会遇。优昙花希有出现,很像无花果,叶子像梨,果有拳头那么大,不开花就结果,也有时开花,但很难碰见。《涅槃经》说:如果开了金花,那就会有佛出世,多少劫才开一次花,是极大的祥瑞。所以佛就打譬喻,佛的难遇难见就像优昙花,是希有出现,在无佛之世,只结果不开花。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佛唤阿难,并说:你要晓得,如来正觉的智慧是难以测量,一切通达,没有障碍。正觉,《净影疏》说:如来正觉,总举佛智。此智妙绝,不是凡情所能称量测度。大家在法会上所见的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应化身。《甄解》说:应身佛就是法身佛。因为佛从法身流出报身,从报身流出化身,其本源就是法身哪。智慧和法身是一体的。所以今天说法的释迦牟尼即是毗卢遮那法身佛,与弥陀同一法身,也如弥陀常住于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能发极胜妙的智慧,所以说其智难量。由于这个胜妙真智照了真如,穷尽法界,故能通达一切法,无有阻碍。

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念顷就是一刹那,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的时间。这么一点时间,能够住无量亿劫,所以我们说咱们这部经就是中本的《华严》,所以就能打破时间,就显在《华严》的十玄里头。劫是多长的时间?每边四十里的大石头,几百年天人下来一次,用身披的轻纱,在石头上轻轻一拂,把这个石头完全磨得没有了是一劫。现在是无量亿劫,是极长的时间,释迦牟尼佛在刹那一念之间,就住这么长的劫,身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都没有增减,没有变化。在一念之间就住了这么长的劫,住这么长的劫只在一念,正是《华严》十玄门里头的十世隔法异成门。《晋译华严》说: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无量劫。延促同时,打破了世间的时间概念(近代物理学认为空间、时间、物质都是人类的错觉,也突破了旧时间概念)。一念和无量劫平等平等,所以超思量。

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定是禅定。慧是智慧。究是究竟。畅是通畅。无极是没有极限,不能穷尽。此处单独提出定慧,因为六度万行之中,这两门最为尊胜,如车的两轮,似鸟之双翼。永明大师说:定为将,慧为相,能弼(辅助)心王成无上,永作众生证道门,即是古佛菩提样。又说:定慧全功不暂忘,一念顿归真觉地。如来定慧究竟通畅,无以复加,只因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离开烦恼的束缚,通达诸法,没有阻碍,叫做自在。在《华严经》有十个自在:㈠命自在,就长寿住世没有障碍。㈡心自在。有智慧调伏自心入种种三昧,没有障碍。㈢资具自在。可以出现无量的珍宝来庄严世界。㈣业自在。菩萨能随种种业,示现受种种果报。㈤受生自在。随其心念示现受生。㈥解自在。胜解成就,能够示现种种的身像,演说妙法。㈦愿自在。随愿在一切国土示现来成佛。㈧神力自在。神通威力广大难量,能示现种种变化。㈨法自在。于诸法之中,演说无边的法门。㈩智自在。智慧具足,能在一念之中显现如来的十力无畏,成等正觉。以上十种自在,第十智自在是根本,是究竟。这十种自在都已经圆摄在里头,就如《法华经》所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这是最胜自在。由于最胜自在,所以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在一切法中都得到最胜自在。阿难谛听,阿难你好好听啊。善思念之,要深入善巧去思念。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别序又叫做发起序,发起本经的正文。序主要是为了证信,前两品六成就是证信,在发起序里又有五番证信:第一是放光献瑞,前所未有。第二,阿难就知必因佛佛相念。第三,佛赞叹说当来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第四,佛告诉阿难,佛之所以出兴于世,就是为了给众生真实之利,真实之利就是下面要说的弥陀愿海、弥陀名号、念佛往生。第五,宣说佛的定慧究畅无极,一刹那与无量劫平等,于一切法最胜自在。以上是五番证信,因为净宗妙法与如来圣智都不是等觉菩萨所能知,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一乘愿海六字洪名的真实功德,都不是凡夫所能梦见,所以佛只有宣说自身不可思议的定慧妙用,劝后世学人对佛所说的微妙信愿持名法门,虽不能理解,但应当仰信,欢喜尊重,依教奉行。久久修习,就会一天比一天明白。

序分中介绍了真实之际与真实之利,这和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开头的两段话一致。《弥陀疏钞》:㈠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所以我们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究竟之处,就是自性,就是这个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的大哉真体。这正是本经的真实之际。㈡《弥陀疏钞》接着说:本来是没有浊没有清,没有背没有向,但是众生已经浊了,已经背了,背觉合尘呀,所以澄一澄,澄浊而清,把浊的东西澄清了。返背为向,把背觉变成向觉。越三祗于一念,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才能成佛,这是终教所坚持的,但是一念可以超过,一句名号可以成就无上果觉,并且齐诸圣于片言,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圣人,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平等平等。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欤。也就是说这个妙用就在于持名念佛。刹那一念的功效,可比三大祗劫的修行,一句名号顿然位齐观音势至诸大菩萨。大哉不可思议的妙用,正显众生所得的真实之利。两经同一宗旨。这样的妙用,在一念之间超越了三大阿僧祗劫。你念了一句佛号,无有杂染,你就跟诸圣平等。这就是诸佛出世给予众生的真实之利,我们幸而得闻,这实在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也。

更新于: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