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_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第三十五集

2024-10-31 08:46

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每次我们跟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礼,脑海里都会浮现夫子的教诲,刚才刚好想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段话是提到,共学就是在一起学习,像我们现在一起在这里交流,这是共学。可以共学,但学完之後不一定会照着这样的道理、这样的正道去走。所以适道是学了以後真正去力行,这是学问第二个阶段。立,行道了,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虽然我们在立身行道,但是在遇到境界的时候能不能屹立不摇?可能到时候就晚节不保,这就没有到立的境界,这又是学问的第三个境界。可与立,他真的能屹立不摇,他时时都记住老师的教诲,但他不见得能够权变、权通,通权达变是学问最高的境界。

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上的典故,去感受到学问确实有次第、有境界。我们也可以透过,在自己人生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去观察,我们的孝道是做到什麽境界,我们的信用、我们的礼貌这些方面的态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是在学、道、立、权哪个境界。像我们很熟悉的在战国时代孙膑跟庞涓,他们是跟同一个老师学的,这是共学,但是出来以後,完全走的是不同的道。孙膑他比较正直,庞涓他就非常的险恶,这是不同道的。走在同样的正道当中,假如遇到国家危难,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很难保持他的节气。在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军队很快的就把一大片的江山都打下来,那些投降都是读书人,他们就没有能够屹立住他的气节。其实我们也冷静来看看,我们从小也都学习伦理道德,那我们在面临现在社会的一些现象、一些风气,我们自己有没有守住这些道德、这些原则?我们要守得住,这一生才能够问心无愧。我们的孩子现在有没有这种气节?这都是值得我们老师、我们父母,应该要去感受孩子现在的人格状态,有没有缺乏这些气节的教育。

我记得到北京一所大学去讲课,讲了一阵子,有段时间刚好要到海外去讲学。所以我就隔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又到了这所大学去讲课。学校的老师就很紧张,他就跟我说到,他说蔡老师,我们给孩子上这些伦理道德的课程,真的像救火一样,不能延迟。他说才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学校有找其他企业界所谓成功人士来讲课给学生听。我们要很冷静,请问现在所谓成功人士,成功两个字它的条件是什麽?一般都觉得好像钱赚得很多就叫成功。结果请这些钱赚很多的人来到校园里面讲课,一上台就对底下的学生讲:诸位同学们,这辈子你们假如想要事业很成功的话,首先要把道德两个字放下,只要不杀人、不放火、不犯法,什麽都可以做。这位老师坐在底下是如坐针毡,但让他更惊讶的是,当学生听到这番话之後,底下是响起热烈的掌声。你看我们现在孩子,廉耻心的根基有没有紮下去?这个廉耻的心对一个人人生太重要,没有廉耻的心,生活就会跟禽兽一般。所以我们孩子的德行,能否在现在面临一些社会的诱惑,能够屹立不摇,这是我们为人父母、老师一定要注重的重点。因为假如这个根基不牢,他可能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可与立,未可与权。在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有个读书人他被朝廷聘他当官。一般读书人觉得在乱世当中,政治比较不清明,他不愿意为一些只为了自私自利的这些政客做事情,所以一般在乱世,读书人比较会隐退。这个读书人当人家聘他做官的时候,他笑得很开心。旁边的人看他笑,这些他一起研究学问的人看着他笑,就很难受,说我看错人了,他还是那麽喜欢贪利禄,就不想跟他结交朋友,都离开他。後来这个读书人的母亲去世了,他就辞掉工作从此没有再出来当官。他之前的好朋友,看到他後来都不出来当官,他就马上感受到原来他当初那个笑,不是因为自己有了官位而笑。是因为他还有个老母亲,他总不能自己守气节,然後给老母亲饿个半死,他不愿意这样对待自己母亲,所以去当官。但是等到母亲去世之後,他就从此守他的气节没有出来。这是懂得会权变,我们在权变当中就是能够顾及到大局,顾及到整个身边的人,这是很高的智慧。

比方说孝道也是要权变,我们一提到孝道,大家都会想到曾子很孝顺,宗圣曾夫子。《孝经》就是曾子请教夫子,然後夫子讲述出来很精辟的一本经典。曾子侍奉自己的父亲非常的恭敬,父亲吃饭的时候都是在一旁侍候。然後父亲喜欢吃,吃完问曾子还有吗?纵使没有了,曾子都会说有,然後赶快去弄,他欢喜父亲喜欢吃。父亲喜欢吃红枣,有一种红枣叫洋枣。後来父亲去世之後,他再也不吃洋枣,因为他一吃就想起父亲,心里就难受。所以非常孝顺,以至於跟母亲都是达到母子连心的那种心境。

有一次朋友来他们家找曾子,因为曾子上山砍柴,也不知道怎麽找到他。当下他的母亲看到这麽多朋友来找他,其实以前的古人都非常厚道,都很为人着想。曾子的母亲想,这些朋友赶来找曾子,走路有的都走十几天,甚至还有上月的都可能有。人家已经走得那麽辛苦,就非常不忍心再让客人朋友等,当下就咬自己的手指头。这麽一咬,曾子的心马上觉得绞痛,深怕家里有事,就赶紧回来。一回来才知道母亲是为了让他赶回来,所以咬了一下手指。诸位朋友,我们父母身体不舒服,我们感不感觉得到?父母有什麽需要,我们感不感觉得到?其实这种母子连心,是每个人的天分,每个人都有的能力。但是我们假如自私自利,自我太重了,这样为父母、为他人的这种敏感的能力,就慢慢消退下去了。我们看到这些古圣先贤他们的风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明德、都有本善,都达得到他们这样境界。只要我们能效法他们的德行、孝心,我们这些能力就可以回来。

曾子他这麽样的孝顺,但他有没有达到权变的能力?有一次他在帮父亲锄地,锄着锄着不小心把瓜的根给锄断了,这个瓜的根锄断,整个瓜藤都没用了。父亲看到,一下子情绪上来,就拿了一个很粗的棍子就要打曾子。诸位老师,这个时候您会怎麽做?这个时候要不要乖乖的趴下来:父亲,您就打吧!一说到这里大家的脑海里浮都现什麽?浮现爷爷奶奶拿着一个小棍子,然後我们就在那里满屋子跑;还是爸爸妈妈拿个小棍子,我们满屋跑。让父母、让长辈跑得气喘嘘嘘的,我们还在那里觉得很得意,这就很不好的榜样,很不好的行为,错的要承认错误。曾子很恭敬,他觉得自己错了,就很恭敬的在那里等爸爸处罚他。父亲因为看了一时间火气比较大,就一下打下去,用力过猛,就把曾子给打昏。然後曾子就被扛回家里,躺了一会,後来苏醒过来。

诸位朋友们,当你刚被父亲打昏了,然後当下醒过来第一个念头,或者第一件事会做什麽?看大家的反应,好像都没什麽经验,挺好。当下醒过来,那一定是很痛,可是曾子完全没有顾及到自己的痛,他一醒过来马上引吭高歌,唱起歌来,而且唱得很大声。大家想想,曾子为什麽要唱歌?他一醒过来马上是想到,父亲在这个当下一定是非常焦急,失手把自己儿子打了,也不知道多严重,现在一定是非常恐慌的状态,非常担忧。所以一醒过来,曾子马上高歌,他父亲一听到:没事了,精神还不错!父亲马上就能够释怀下来。这里就可以感受到至孝的心境,完全不顾自己,只想着父亲,只想着母亲。又到父亲的跟前,事後他做些事让父亲看,原来真的没事。等父亲整个表情都已经放松、和缓了,这时候曾子才离开父亲的跟前。

大家听到这,曾子孝不孝顺?很孝顺。结果这个消息传到孔夫子那里,夫子就对着大家说,叫曾子不用来找我了,他不是我的学生。夫子的话就传到曾子那里,诸位老师们,诸位朋友们,假如你是曾子,你做了这麽孝顺的事情,老师说你不是我的学生,你不要来见我了,当下我们的心情是什麽样的状态?这都是我们的学处。我们现在面对老师、面对父母、面对长辈,意见不合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对,甚至於会顶撞。曾子做的,一般人看都很孝顺的行为,他也不知道他哪里错,但是只要老师说他错,他就接受老师说的。毕恭毕敬的,自己主动的到老师那边去请益、请教:老师,我一定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对父母的孝,对老师的恭敬,在这个故事当中流露无遗。为什麽曾子在《论语》里面是说「参也鲁」,曾子是驽钝,素质比较不好。但是为什麽他是宗圣?宗圣是得其心法,得其法要叫宗,是非常有成就的圣人,这就是我们要去体会到的关键。纵使素质不是很好,但是只要有孝敬的心,只要有曾子那种对待学问的态度,对待父母、老师以及人民这种正确的态度,我们这一生也可以有很高的成就。

後来曾子非常恭敬的询问老师,弟子到底哪里做得不好?孔子就说,你父亲在盛怒之下,拿这麽大的棍子打你,假如失手把你给打死了,你不是陷父亲於不义吗?你看你死了谁最伤心?当然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而且会伤心一辈子。所以你要懂得权变,「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小棍子在那里好好承受,打完之後,记住不要再犯。大棍子就要赶快怎麽样?溜之大吉,这个时候要懂得赶快先跑。这就是孝道当中还是要懂得权变,比方「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训我们的时候,我们恭恭敬敬在那听。结果你父亲在骂你的时候,愈看到你火气愈大,这个时候你要会权变,就先离开现场,可能他火气才能下来。一想到父母教须敬听,硬杵在那里动都不动,可能到时候你父亲会骂到心脏病都上来。所以权变是很关键的。权变的境界我们都可以去体会,所谓「慕贤当慕其心」,我们从这几个例子去感受一下这些圣贤人的心境。

刚刚也跟大家提到,曾子有很高的境界,在《论语.泰伯第八》里面,连续有五句都提到曾子,也是曾子的教诲。其中在「泰伯第八」第三篇里面,「曾子有疾」,曾子生病了,病得很重。诸位老师们,诸位朋友们,我们生病生得很重,当下脑子里在想什麽?很可能痛得爹娘都叫起来了。但是曾子病那麽重的时候,他是想到什麽?他是想到赶快把学生找过来,找过来做什麽?赶快跟学生讲,「启予足,启予手」,你们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脚,毫发无伤。因为夫子在《孝经》里面教导曾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样的教诲,曾子听了之後终身奉行,他时刻不敢伤害自己身体。孝子的心境真是一举手一投足都非常小心翼翼,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而让父母难受、担忧,所谓「身有伤,贻亲忧」。孝是文化道统的大根大本,曾子把它演出来了,以身教来教导学生。

曾子临终的时候,他时时想的是父母、是老师。把学生找过来,就是为了要把老师承传的道统、智慧不能断在自己这一代,一定要再承传下去。这就是我们去体会一个圣人他那种心境。当我们时时都想着,我们要用我们的行为去表演,去承传古圣先贤的传统文化、智慧,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谨慎,就会要求自己不可放纵,要时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以有把老师放在心上,有把承传道统放在心上,这样的人道德、学问的提升就会快。所以,孝敬的心是把一个人明德开显,最关键的心态,关键的两把金钥匙。《弟子规》最前面的两篇,就是教孝敬,「入则孝,出则弟」。

我们看到曾子对自己身体的那种谨慎,也可以体会的到生个病,可能让父母烦恼、担忧一个礼拜、两个礼拜。而他对於身体都这麽谨慎,对於自己的德行就更加的慎重,因为生病是担忧一两个礼拜。但是行为偏颇,触犯法网,或者有损名节的话,那会让父母终生抱憾。那绝对是一个孝子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当我们到孔庙来参观大成殿,走进大成殿里在曾子的神位面前,我们要遥想曾子这些风范。这个时候冥冥当中曾子会庇荫我们,这叫神交古人。一想到这些圣贤人,我们生惭愧,我们好好努力用功。这是孝可以权变。

悌也可以权变,我们在《弟子规》当中,「出则弟」提到,「财务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财务轻,兄弟之间不要计较财物。但是这要懂得权变,不要大家一回去,说不要计较财物,前几天弟弟才要给我借钱,好,借给他!结果弟弟是个赌鬼。借不借?不能借,借了不是等於害他吗?所以权变的关键,是真的把自己自私自利放下来,去体会到对方的心,体会到怎麽做才能真正利益到对方,利益到亲朋好友,这时候就会权变。有一对兄弟叫赵彦云、赵彦霄,是兄弟。弟弟赵彦霄他是比较有道德学问,他的哥哥就比较奢侈。兄弟一起经营事业,哥哥挥霍得很严重,弟弟就提出来,说我们还是分家产吧!以前读书人都知道兄弟分对家庭不是很好的情况,所谓「父子和则家不败,兄弟和则家不分」,现在要分,一般人看了说这样不大好!

在隋朝的时候有三个兄弟,田真、田广、田庆,他们三兄弟那时候要分财产,统统分得差不多了,突然看到家前面有棵紫荆树,结果想这紫荆树也应该分一分。当三个兄弟在那里打量紫荆树的时候,紫荆树突然在很短的时间就整个枯萎掉。古代读书人他们都是很谦退的,他们都是懂得跟天地万物学习,懂得从万物当中的一些现象来反思自己,这叫「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不只跟人学习,跟圣贤学习,还跟万物学习,你看古代四君子梅、兰、竹、菊,都是从这些植物当中去反思自己的德行。竹子,竹子是正直,竹子它的心是空的,是空心,竹子它的整个特质,就有很多我们可以去效法学习的地方。我记得有一次问学生,竹子有什麽美德?他们讲了一个我想都没想到的,他说竹叶可以包粽子,那想到吃,还想到住,竹子砍一砍可以建房子,住、吃都用上了。他们说竹子可以盖房子,叶子可以包粽子,竹荀也可以吃,竹子每个部位都拿出来奉献了。所以竹子还可以表牺牲奉献的精神,毫无保留的付出。我们现在对人好都要留几分,或者计较几分,这都不是君子风范。

读书人看到这个情景,他知道万物跟自己都有感应,一定是自己做了什麽不对,才会让植物有这样的反应。所以田真反思,我们要分家,连紫荆树都可以感觉到这样做不好,都觉得伤心,那我们怎麽可以不如植物?所以就掉着泪水给他两个弟弟讲,说我们还是团结在一起,不要分家。後来三兄弟就还是和乐住在一起。当他们决定不分了,那种气氛转变成和乐的时候,这个紫荆树很快就恢复生气。我们以後看到紫荆树都要想到,「同气连枝各自荣」,这种兄弟都是同气,从一个树干出来,都是连枝的、血浓於水的亲情。「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真的,你看步入中年,说到中年我就有点紧张,我现在也算中年,光阴似箭真的不饶人。前几天我们有同仁给我拔白头发,我都忘了居然真的有白头发,这叫功力不够,烦恼太多。这首法昭禅师对於兄弟之情的诠释,值得我们深深的来感受。「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不要因小事情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我们生了孩子,他们又是兄弟,我们父母当长辈的,应该「留与儿孙作样看」,好的榜样给儿孙看。

刚刚讲的是田家三兄弟,他们不分了。但是赵家二兄弟,这个弟弟提出来,还是要分,所以後来就分家了。分了家不到五年的时间,他哥哥把家产败尽了,都已经到了人家要来追债,很落魄、很危险的境界。刚好又遇到除夕夜,当下哥哥大嫂那个形影相吊,非常凄凉。这个时候弟弟带着他的太太,去请哥哥跟嫂嫂到家里来吃饭。他哥哥也很惊讶,怎麽弟弟今天来,大家吃团圆饭。弟弟就非常惭愧、忏悔,就跟哥哥讲,当初我实在不得已才分家,因为财产是我们历代祖宗承传下来,我不能让这个财产都败光了。所以当初才提出分家,祖宗之业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而我自己也经营得还可以,现在这个祖业还算维持一个水平,现在希望哥哥跟嫂嫂搬回来一起住,然後财产完全让大哥大嫂来管理。当下就把财产让给哥哥,交给嫂嫂。你看他大哥夫妻这麽落魄,弟弟是完全去接纳他们,完全不计前嫌。而且弟弟还把自己私底下存的一些钱,拿出来帮哥哥把债务都还掉。他的哥哥跟嫂嫂非常惭愧,非常感动,而这个真的是做到天下无不是之兄弟。

兄弟这分情谊终身不忘,绝对不把兄弟的过失放在心上,只是时时想着用什麽样的方法启发兄弟、帮助兄弟。我们现在还把父母、兄弟、最亲的亲戚朋友过失放在心上,这样的心态只会造成自己心理的障碍,也会让人生这些难得的缘,不会有好的发展。我们记得《弟子规》说的,「恩欲报,怨欲忘」,记住怨不利己,害己也不利人。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心态不要做,不要提起,因为对任何人都不好还做,那这就是我们的愚痴。

这整个家庭就变得和乐,整个转过来了。财产都让出来,弟弟吃亏了没有?我们人生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莫问前程的意思是你只要行好事,种瓜就会得瓜。你不要在那里求,你求会有烦恼,横生一堆烦恼,到时回收的又不如你当时候求的,又在那里患得患失,那就是自寻烦恼。只要你是种善的种子下去,人生该是你的福分跑都跑不掉,这是非常重要。《朱子治家格言》後面说到「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你守住你的本分,尽心尽力为家庭、社会付出,自有我们的福分会水到渠成。反而你硬抓着这些既得利益跟人计较,心胸狭隘,中晚年之後反而会没有福气。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所有的老师都看好他,要把留学日本的机会第一顺位就是要推荐这个学生去留学。我们这位朋友他也是我们中心的副主任,他是律师,李律师。他的同学,可能就是仅次於他的优秀的同学,就过来跟他说,这次出国留学的机会,我们两个公平竞争。同学感情都不错,同学说我们公平竞争,他听了很难受。他的同学很想要这个机会,但是觉得好像这个机会已经被他拿走,同学的内心好像不是很舒服。他心里就想朋友是一辈子的,我看这个机会就算了,他就主动的跟老师说这个机会我不要了。老师都觉得很诧异,後来就是他这个同学去留学了。结果过了没有几个月,另外一个更好的留学机会突然出现,这个机会他就水到渠成就去了。所以,人真的愈舍福报愈多,福报愈大。赵氏这个弟弟赵彦霄,後来很快的考上进士,然後他自己生的儿子也考上进士,父子都有很高的成就。你看,都一定会有很好的果报。所以孝、弟。

忠也要会权变,子路有一次他当大官,要去处理一个水利工程,很多人民都来工作,来完成这件事情。在做的过程当中,子路发现这些工人、人民非常的贫困,甚至是在饥饿的边缘。他看了不忍心,就自己掏腰包开始给他们煮些稀粥,一些粮食送给他们。正做得兴高采烈,孔夫子就叫弟子子贡,你赶快去把子路搭起来这些煮饭的锅灶,统统去把它推掉。所以子贡去了,就把子路这些煮饭的工具都把它给推倒了。子路就很生气,就来到夫子的面前:夫子,你不是告诉我们要有仁爱之心吗?我现在对这些人民这麽好,你不只没有肯定我,还把我的事情给砸了。大家感受一下,曾子对老师的心境,跟子路对老师的心境一不一样?所以曾子是圣人,子路达到贤人,你看关键都是在对老师的态度。但是子路他的心境也是我要讲道理,也是在道上,只要老师讲得合情合理,子路也是马上接受,闻过而喜。

夫子马上跟他说,你在那里布施恩德给这麽多人,你是不是要让人家觉得你很有德行?你是不是要让人家觉得都是你有爱心,你的国君都没你有爱心,你这样继续干下去不是功高震主吗?你为什麽不建议你的君王,开仓赈济他的人民?你干嘛要把功劳自己揽身上做?你这麽做不就是好像告诉人民,你的国君没爱心,你有爱心吗?夫子这麽一说,他才想到。你看当官的要懂得人情事理,人情练达皆文章,有时候这些不够敏感,做得很认真反而被排斥,甚至被罢黜,自己都搞不清楚。

在明朝嘉兴一带屠康僖先生,屠康僖公他在这方面他就很有智慧。他是在监狱里面当官,发现很多人他们是冤狱,他很怜惜这些人,在监狱里面他还花时间去了解这些冤情。了解清楚了,他马上把这些情况给他的上司刑部尚书报告,尚书看到这个情况,赶快给皇帝报告。然後调查清楚之後,这些冤屈的人统统得到洗刷,统统得到自由。一时间人民都在歌颂,皇帝、尚书非常清明,是我们人民的福气。他让名於上,这个让非常重要。

我们往往不懂得让的时候,会造成很多人跟人之间的隔阂。你看「让安於长」,「让名於上」,把好的名声给上司,该是你的福分跑不掉的,但是通人情。因为上司是领导我们的,我们这个时候都居功自傲,这样就不近人情。「让功於众」,当事情做得很好,虽然我们付出的比较多,但这个时候好名声一来,功劳一来,揽身上很危险。因为毕竟还是有众人参与,这个时候我们好像全是自己功劳,付出的人心里会觉得有心寒的感觉。反而这个时候你把功劳让给大家,大家觉得很受肯定,做得很有成就感,这个时候反而力量就愈来愈团结。所以让是人生的智慧。我们这个忠的权变先讲到这里。这个让功於众,所有有付出的人,他会觉得有成就感,被肯定,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团结力就愈强。

还有「让位於贤」,有贤德的人出来,他能够利益更多的人,我们马上成人之美,支持他,把他拱出来。因为我们处在团体、处在社会当中,最希望就是团体愈来愈好。我们做公职的人,是希望人民得到愈大的福祉,所以一有贤德之人应该让。你说我们让位於贤吃亏了吗?人真的是要明理,就会理得心安。我们看到春秋齐国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管仲跟鲍叔牙是好朋友。大家想想,管仲最後是当到宰相,本来管仲是监狱里的犯人,鲍叔牙是卿大夫大臣。他推荐宰相的位子给管仲做,让齐国整个复兴起来,还九和诸侯。可是大家没有去研究到,管仲的後代慢慢就没落了;但是鲍叔牙的後代十几世都很兴旺,因为他那个让位於贤的德庇荫他的後代。所以,屠康僖公他没有邀功,後来因为这件事情他还建议尚书,应该整个国家还有更多的冤狱,他也被派到这个行列里面去帮全国人民洗刷冤狱。本来好像命中不显贵,没有孩子的,因为这样的德,後来有孩子,又很显贵。好,这节课我们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更新于: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