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_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第三十七集
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我们桃园县民政局主办这次活动,我们民政局很重视推广这些圣贤教诲,这是对我们非常的爱护,也是一种父母官的心境。圣贤的教诲,我们也有修学的一个次第、次序,所谓「知所先後,则近道矣」,这个先後顺序不可以颠倒,假如先後顺序颠倒了,可能会适得其反。在林则徐先生他所谈的「十无益」当中,就有点到为学的次序。林则徐先生不只在从政当中有很高的成就,他的道德修养也值得我们效法,值得我们跟他学习。这十无益其实对我们人生的启发很大,提醒我们,假如我们不抓到这些做人做事重要的根本,重要的心态,我们可能努力了,但徒劳无功,所以叫十无益。俗话讲努力有结果,不一定会有好结果,假如我们的方向、先後顺序不对,反而不会有好的效果,还会有副作用。
这十无益当中,对於求学问的提醒有两条,「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十无益当中前面几条,也对我们人生很有提醒、启发,「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还有一条是「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假如心地不善良,找到一个好的风水宝地,这个龙穴没多久就变成鼠洞,因为真正的福田靠心来耕。我们不了解这个根本,很多人可能花了很多的钱,都搞到去买一些风水的地方,甚至於还被人骗走了都有。所以要明理,才不会被欺骗,才不会人生被误导了。
林则徐先生这两句话,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假如孩子读很多书,但是他的行为、举止都不端正,那书读得愈多不见得对他有益处。我们看到现在大家书读得是愈来愈高,学历大学以上的可能满街都是。但我们很冷静的来看看,现在的孩子们,现在这些青少年们,他们的穿着有比以前得体吗?你看学历是愈来愈高,但是穿着不懂,无礼,甚至睡衣都穿到街上来,这行止不端。为什麽他们连这个基本的礼貌都忽略掉?他可能是觉得我喜欢怎麽样就怎麽样,我管别人怎麽看我,我管别人怎麽想我。所以学历并没有让他懂礼,或者让他懂得替他人设想。我们穿这样,人家看了舒不舒服?甚至於为整个社会风气着想,他想不到那里去,他一定是只想到我舒服就好。所以读书最重要的是启发他的心地,提升他的修养,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而不是空去拿个学历而已。
我们看到的是学历愈高,但是现在不孝父母的愈来愈多,离婚率愈来愈高,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愈来愈多。你看不孝、不悌,夫妻之间没有情义,甚至於在君臣关系当中,跟领导、跟老板也不懂得尽忠,感恩的心。从林则徐先生这两句话,「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我们冷静来看看,现在离婚率最高的是什麽学历?诸位朋友,是什麽学历离婚率最高?你们都不敢承认事实吗?什麽学历离婚率最高?高学历。你们怎麽都不敢说博士?大家冷静去调查,应该是博士离婚率最高。我们就看得到,为什麽书读愈多愈不会做人?这是我们忽略掉了。我们常问一个人的德行,是读小学的时候好,还是读大学的时候好?小学,标准答案。那我们花了这麽多时间,这麽多的财富、财产,人力、物力、财力让孩子读书,读了十几年的结果是德行愈来愈差,这样的路要不要继续走下去?需不需要反思一下?
现在整个这麽多的社会现象,对我们为人父母、社会大众、从事教育者,都应该要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的步伐非常的快,但是我们不清楚自己的人生走到哪去,我们也不清楚我们把後代带到哪个方向去。所以从婚姻的状况,从子女对父母的状况,以至於前不久,台大校长给全校的教职员工以及学生发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企业家对这些知名大学的毕业生觉得很头大,不好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些知名大学生,他在国中、高中的时候也是十年寒窗在那里拼。结果读了十六年的书,甚至更久的书,出来之後企业家说不好用,这是我们整个家庭、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被集体退货。那需不需要思考一下?不能再继续被退货。
所以「有德有才」,这是我们栽培孩子、栽培学生最好的状态,有德有才是上品,最好的能够造福社会的人才,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他很老实,他很肯做,只是才华比较低一点,但这没关系,这个次一点。但是因为他肯学、肯做,他一定可以慢慢把自己的才华提升上来,这个我们不怕。只要他能有「中庸」里面提到的一个精神,他就可以突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会没关系,我们学一百次照样会。我们现在冷静来看看现在的孩子,他的性格能不能有这样的态度?他可能学一次、两次学不会,他就耍赖,他就不想学了。他这个急躁的态度从哪里来的?从哪里学来的?这都要值得我们思考。急躁,身心都有影响,心灵上,可能整个家庭气氛、社会状况都很急躁;而身体,可能是他的生理机能不大好,静不下来。最近科学家研究,过动儿只要让他不要吃防腐剂,不要吃人工色素、人工香料,把这些不好的添加物都把它拿掉,过动的情况降低百分之四十七。但是我们现在的父母爱孩子都给他吃什麽?他想吃什麽就买给他吃。那完蛋了,一大堆垃圾食品吃下去,身心都受创,所以「爱之不以道」,爱护孩子不用正确的道理,「适所以害之也」,反而害了孩子。
我们同仁有位周老师,周泳杉老师,他是读医学生物化学,对这方面特别深入去研究,里面就有提到如何吃对他的身心才有好的帮助。其中有提到人的身体是硷性的,只要人的体质偏酸,一大堆慢性病、癌症就会来了。我们现在听慢性病、癌症,好像觉得那是几岁人的事情?好像是四十岁、五十岁人的事情。有个十四岁国中生得了大肠癌,去世了,医生第一个反应就说可能是基因遗传。後来深入调查,他的家族里面没有半个人得这样的癌症。深入了解以後,原来这个孩子从五年级,每天都持续吃烤鸡腿,那个含有的致癌物非常的高,你看吃了一两年之後,就得了大肠癌。所以要让自己、让家人得到真正的健康,要有真实的智慧,了解真理。我们以前都说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要学。
我们就感受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假如早点听到周老师讲课,那我的身体就不会这麽差了。因为我看到可乐居然是酸性,而且是很酸,可乐的PH值是2.5,一般硷性是7以上是硷性,它居然只有2.5,很酸,所以可乐喝下去,就是把胃给搞坏了。我们回想以前去给亲戚请客的时候,菜还没上来,已经吃饱了。诸位朋友们,你们的孩子有没有这种情况?菜都还没上也吃饱了,还可以打嗝。而且小时候喝的汽水,到现在嗝还没打完,大家相不相信?这个危害甚大。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学,学习这些真理,这些正确的知识。
我们很冷静来思考一下,应该是踏出社会的时候最需要学,如何经营事业,如何经营家庭,如何经营好人际关系,那是我们最需要学的时候。结果反而我们大学毕业以後,诸位朋友们,您大学毕业以後,每天维持看书半个小时以上的举手。好,你看严不严重?该学的时候没学,读书的时候也没学到该学的。你看,怎麽吃大家没学过,怎麽讲话才能够让人与人之间和谐,不会冲突,没有学过。怎麽样才能够把自己家庭、事业的基础紮得稳稳的,这些观念我们吸收的都很少。有开始就不会太晚,我们现在开始好好的学习,「好学近乎智」,好学才有可能有真实的智慧。而有真实的智慧,我们的思想才能导引孩子在正确的人生方向上;不然带错了,努力有结果,不会有好结果。我们首先要好学,这样才能带给孩子好的榜样。
刚刚提到他有德行,他纵使没有才华,他可以学习到「中庸」的精神,他有恒心、有毅力,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十次会,我不会没关系,我一定把它做到会,纵使一千次我也不会放弃。「果能此道矣」,他有这样的态度精神,纵使素质比较愚昧,也慢慢会变成聪明;比较软弱,也会变得坚强。我们再冷静来看看,我们以前各行各业,三十年前、四十年前修摩托车的,或者做任何服务社会的这些各行各业的技能,都是师徒制。以前学的时候很认真,一天工作可能十几个小时,都没喊累。反而以前的人,学历很低,但是他有这种毅力,有能屈能伸的精神。现在这些行业去学的人多不多?愈来愈少,都吃不了苦,学历愈来愈高,愈吃不了苦。所以,教育不是看学历,教育是看他心性是在提升,还是在堕落。当这些孩子拿着大学的学历,连腰都弯不下去了,这个学历对他的人生是障碍,而不是助力。
所以,我们培养有德有才,有德无才他也能够慢慢的好学起来。最怕的是什麽?我们培养的是「无德有才」,这是危险品。诸位朋友们,我们都说现在有恐怖分子,恐怖分子谁生产的?可能是自己家里人,自己父母生产的,可能是老师生产的。危险品简称毒品。教育一定要先德後才,叫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你看德都放在最前面。我们也听到一些情况,像有个父亲他是单位的最高的长官,他生了两个孩子,一个是男孩,老大男孩,还有个小女孩。两个孩子读书状况不大一样,儿子读得好,女儿读得比较差。我们一般会疼哪个孩子?教育孩子不可以偏心,一偏心,偏心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有所喜欢,有所不喜欢,这样的态度就会直接传给小孩。我们一看,对儿子比较好,因为他成绩好,他就会觉得成绩好了不起,他就会瞧不起妹妹。妹妹被忽略了,她就会比较消极,觉得自己样样都得不到疼爱,样样都做不好。我们心一偏,不公平、不平等了,所造成的都是负面的效果。所以要教育好孩子,其实首先都是修自己的身、修自己的心,这才是根本问题。而不是先把注意力摆在孩子身上,你能做得正,他自然就效法。
後来这个男孩读书也读得好,爸爸把留学的钱都帮他准备好,顺利的拿个博士学位回来。女孩成绩比较不如意,读个专科就没有再读下去了。其实我们要很冷静来了解,每个人都可以把书念好,只是他的资质起得早或者晚而已,我们对人性要有正确的了解。在《三字经》讲到,「人之初,性本善」,「大学」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以,本善、明德谈的是同一个东西,是人其实都有这个好的本性、好的智慧、德能。但是因为有些执着,有些坏习惯把它障住,去掉这些障碍,人的能力、人的智慧、德能都能够找的回来。我们为人父母、老师的,就是帮孩子找回他的智慧、德能。当然每个孩子的速度不一样,我们都要很有耐心的去帮助、协助他们。
这个父亲看到儿子读了博士回来,很高兴,准备带着儿子到处走走,你看我儿子到国外去读个名牌的大学博士回来。结果还来不及带出去游街,他的儿子对着他说:爸爸,我不知道你什麽时候会死,而你又有很多房子财产,你应该先把这些都交给我。诸位朋友,假如孩子对我们这麽讲,我们会怎麽回应?会不会突然觉得,早知今日。但是不要後知後觉,我们很可能现在都在培养这样的孩子。他讲得对不对?诸位朋友们,他讲的好像都有道理。他第一句说,「我不知道你什麽时候会死」,这句有没有错?没错。所以讲的话都没错,但是能把父母气死,这才恐怖。这都是无德有才,他能读到博士他会没才吗?所以,这个顺序绝对不可以颠倒。
後来这个父亲几乎已经要进精神病院了,因为这个孩子说完话以後,父亲的那种痛苦煎熬他不只体会不到,反而没多久又到邮局写了个存证信函发给他父亲,说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我们从这个孩子的反应,当他讲完话的时候,他能不能感觉他父亲内心的状态?完全不行,他只有自己的利益。那他读到博士是好事还是坏事?他在读的过程当中,他的心性不知道已经偏到什麽程度去。而父母发现了吗?所有教他的老师发现了吗?我们是从事教育的人,我们自己冷静下来,假如我们教的一个学生,博士,他是这样对待父亲,这样的孩子我们愿意教吗?但我们很可能就在教这样的孩子,只要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并没有启发他们的德行,而完全感觉不到父亲的痛苦,这样的人他有素质吗?素质教育,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很有素质,往後做个好员工,做个好领导,做个好父亲,做个好先生,这都是素质,这都要有善心的启发才做得到。
他的父亲之後情况愈来愈恶化,幸好这个时候他的女儿站出来,他的女儿身旁有些长辈,有学《弟子规》,有学中国文化的。她去请教这些长者,长者告诉她,你的父亲现在这麽痛苦,这个时候我们要把至诚的孝心拿出来,好好的帮父亲脱离这个痛苦。所以女儿带着女婿在父亲的跟前告诉他,说我们两个一定会尽心尽力照顾你,我们不只不会拿你的钱,每个月再给您五千块钱,奉养您。後来才把父亲从精神病院的边缘把他拉回来。当我们没有重视德行,只有重视才华、学历,可能我们努力之後教出来的孩子,会让我们人生造成莫大的遗憾。
後来他的儿子结婚了,生了个小孩,不到一岁已经动了三、四次大手术。对待父母如此不孝,他的人生福都折掉了,而且他不孝父母,感来一定是不好的果报。他的孩子不到一岁,都已经经历人生这麽多磨难,当然更累的是他们自己夫妻。诸位朋友,这件事对他们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见得是坏事,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他才能够有个反思的机会。我父母在扶养我的过程吃了多少苦,闽南话说的,「手抱孩儿,才知父母时」。我们感觉到,德行的根不紮,现在的人往往都要遇到人生很大的磨难、煎熬,他才会有个反省的空间出现。这个德才的先後顺序,对我们当父母的、当老师的,是首要要认知清楚的地方。而人生最大的福气,就是能接受圣贤人的教诲,那人生少走很多的弯路。不只我们有福气,不只我们少走弯路,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少走人生的弯路。我们能好学,孔老夫子的智慧、尧舜禹汤的智慧,这五千年的智慧就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垫脚石、踏板,我们可以站在这些圣贤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不只是这些经验很宝贵,其实我们的人生,这几十年来,也可以冷静的来思考一下。一个人家庭、事业能够经营得很好、很圆满,他是因为具备了哪些条件?具备了哪些德行,他才有这麽好的结果。我们从自己人生反省,以至於看看身边周遭的人,从我们这几十年,就可以把孩子的路带得很好。而往往我们好像缺乏这种冷静下来省思,然後深思的机会。比方我们现在来想想,我们看到人家家族很兴盛,事业做得很好,请问他是具备了哪些条件跟德行?孝顺,孝心。还有没有?仁爱心。再来,勤俭。有没有哪个家族很兴盛,是因为遗产留很多给他?大家冷静去看五千年下来,没有哪个家族是因为留遗产很多,然後那个家族愈来愈兴盛,一家都没有。
可是现在十对父母有几对是在想留钱给孩子?人不学,不知道,真的没有承传这些宝贵的智慧,人没有理智。德行没有给孩子,留钱给孩子,祸害!「毋以财货杀子孙」,留一大堆财货给他,好吃懒做就好。现在都有「啃老族」有没有?啃谁?啃父母的退休金,退休金啃完了继续啃。现在这些青少年,你不从勤俭给他下手,吓死人了。听说现在有几个族群出现,叫做白领一族,白白领父母的钱,叫白领一族;还有叫做月光女神,每个月都花光光。现在是大学还没毕业,都还没开始赚钱,信用卡皮包一拿出来好几张,每张都刷爆了。这样的孩子以後怎麽办?我们的定力都不一定能够调伏这种欲望,他年龄这麽轻,就已经欲望都打开,到底是在爱护孩子,还是在害孩子?
有些二十几岁的女孩,穿的衣服名牌的,一件就好几千,甚至要上万,薪水领过来,还没到十五号,就花得差不多了。她们还挺有财务管理,懂得计算一下,我前面都花光,後面两个礼拜怎麽吃泡面维持,她还满会规划的。後面吃到最後撑不下去,就回去找她爸爸,说:爸,我没钱了!她爸说:我跟你说几遍,跟你讲那麽多次就是不听话,气死我了!边说皮包拿出来:要多少!这个成败关键,孩子假如不勤俭,他一辈子就是欲望的奴隶,这些关键都是人生幸不幸福的枢纽,都在这里。还有没有哪些态度?真诚。这个社会需不需要谨慎?非常需要。个性应该怎麽样?要温和一点,要很和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今天比方我们是生女孩,假如教出来的女孩脾气很大,很火爆,这时候你就不要把她嫁出去,因为把她嫁出去,会搞得人家鸡犬不宁,孔老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本来就是这样。现在女儿那麽凶,「赶快把她嫁出去」,这个叫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在古代明朝,有个人叫钱灼,他跟林家谈了婚事,另外这个亲家叫林应麒,钱先生他的儿子要娶林家的女孩。後来他的儿子突然手脚萎缩,得病了,他就给林家讲,说我儿子病成这样,这个婚事就算了。这就是古代人的厚道,算了,我们不想给你们添麻烦。林先生他觉得人不可以无信,不行,已经答应的婚事,不可以退。虽然他的女儿要嫁给一个身体生病的人,但是他觉得做人如果不循着信义,那已经没有人格,他的女儿也没有意见。结果钱家不娶,拖了十年,又来了消息说已经十年了,我的儿子还是没好,还是不能娶,你们赶快再去谈其他的婚事,不要再等了。这个林先生心里想,我们也等了十年了,就把写的书信拿给他女儿看。他的女儿说「父亲,不行,人最可贵的就是这颗心,我心已经答应了,我不可以反悔」,厚道到这样的地步。我们看看,这就是我们跟祖宗们的差距,我们可能因为一个自己舒不舒服,自己一点小小的利益,就失信於人,还找一大堆藉口。但是他们一生坦坦荡荡,无愧於人,他们过得自在,那种浩然正气,我们现在都没有了。後来嫁过去之後,这个钱家的孩子很快的身体就恢复过来,你看一个女子的这分忠义转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另外还有位文绍祖先生,他也要娶媳妇,结果那个媳妇突然中风,病得比较严重。他就去找他太太商量,说还没下聘礼,都已经病成这样了,我看就算了!他太太马上说,你怎麽可以做这种事情?我们人生就是循着道义去走,就没错,只要不循道义,必然会有祸患,这个婚事不能退。他的太太坚持不能退,後来把这个媳妇娶进来,媳妇的病很快就好了,他的儿子隔年就考上进士。人真的循道义是後福无穷,後来他的媳妇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考上进士。这分道义就成了他整个家庭的家风,孩子当然有好的成长环境。这是和顺的态度,这些都是心,都是心地的启发。现在社会,欲望那麽多,诱惑那麽多,没有谨慎的态度,这叫「古来征战几人回」。现在人的一生,假如没有这种谨慎的态度,很可能不知道哪个洞会陷下去。
我们来看看这些重要的心地,什麽时候教?是不是他大学毕业再来学?不可能。学如逆水行舟,他这些心态没有起来,他一定长不好的心态,不进则退。孝心没起来,他会长什麽?他会长不孝的心,他会长忤逆的心。仁爱心没起来,他会长什麽?自私的心。勤俭的态度没起来,他会长什麽?奢侈、虚伪,这是放纵,不和顺,他就是脾气很大。我们现在冷静来看看,这些心地我们的孩子紮根了没有?再不紮一直往後退,而且习惯成自然。教孩子这些最重要的做人做事,愈小教愈好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都觉得我们是受高等教育,好像懂得比以前人多,这都是我们的错觉,而且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学历造成的傲慢。以前的人可能不懂很多的字,但是这些做人的态度他们的心里很明白。我们就有老师回想到,他小的时候奶奶煮的佳肴,第一盘一定是给家里的长辈吃。我们现在煮起来的佳肴,谁先吃?小孩,你看倒了。第二盘是给村里面私塾老师吃。人生最重要的德行的根基孝敬,就在这一个动作当中自然就紮下去了。当孩子恭恭敬敬的把佳肴端到老师的面前,老师也很欢喜,他也觉得很喜悦、很踏实。
而当我们了解到心地才是教育的根本,所谓「长善救失」,都是心地的重点。什麽时候是长善的机会?什麽时候是救失?任何时候都是长善救失的机会点。诸位朋友,我现在坐在这里讲课,我很紧张,这是正确的心态还是错误的心态?错误是不是?为什麽会紧张?得失心很重,爱面子。这个时候就要调整,所以时时刻刻其实都是在修养自己。我们对孩子也是时时刻刻都是在启发他、教育他的时候。比方说走路,诸位朋友们,我们现在的孩子会不会走路?笑死了,谁不会走路!当他在走路,他的心性是不是正确?一般现在孩子走路,有的走得很快、很急。急躁的心,做什麽事都很容易出状况。现在的孩子心都定不下来,什麽时候是他练心定的好机会?就是他在行住坐卧当中都是在锻链。我们不能只看到他走路,还要看到他现在心的状况是对,还是不对?他走得很慌张、很急躁,这时候说慢一点慢一点,慢慢走。
走路的时候要谨慎,不然会受伤,现在孩子走路要不就撞这一下,撞那一下,甚至因走路不小心,连命都没有了都有。我们就曾经听过,走得很慌张,要坐电悌,电梯在维修,他一不小心,都没看清楚,一下就踩下去,那可能命都没有了。走路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有个恭敬的心?假如他跟爷爷奶奶一起走,走得很快,爷爷奶奶在後面,等一下,慢一点,这都是没有恭敬的心对长辈。在走路的时候,《弟子规》说的,「长者先,幼者後」,当下他的心性就在培养一个恭敬的态度,都会去想到别人的态度。还有走路会东张西望,心很不定,《弟子规》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走路的时候很定,不要东张西望,好管闲事。走路谨慎,「宽转弯,勿触棱」,真会引导孩子,日常生活的一切时、一切处都是教育的好机会。所以,以前的人懂,行住坐卧都是教育。好,这节课我们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更新于: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