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2024-11-03 08:29

问:我原先诵经,后来就把一切经都放下了,就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吗?

师父:如果你能念得相应的话,一心念阿弥陀佛,真的能够降伏其心,心里越念越清净,越念越安稳,身心愉悦,善根增长,精神提高,法喜充满,那么我们就一心念阿弥陀佛就行了,最为简捷。但是不在于念经、念咒,或者念佛,就在于我们诚则灵,念哪部经相应,就念哪部经,如果念佛相应,能够使心清净下来就一心念佛。

问:您说佛不在外求,我们自心是佛,那么崇拜佛像,这个佛像就是佛吗?

师父:它是这样,因为我们拜佛、念佛、诵经,这都是方便办法、手段,通过这个方便办法,能够降伏其心,把我们的无明、妄想、执着彻底地歇灭,那么将来我们成佛。因为我们在修因地,就像到北京似的,我们知道北京的方向、位置、距离了,那么我们就得起行,或者坐火车,或者步行,或者坐飞机,采取方便,但是我们的步行、坐飞机、坐火车,这都不是北京,这是过程,我们不要妄想执着这些事情。但是我们离开步行、坐火车、坐飞机等办法,我们还是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北京不能现前,得不到北京的受用。所以我们拜佛、念佛,修一切佛法,这都是在修因地,正在往果地走,这都是方便办法。我们成佛以后,佛不拜佛,佛不念佛,三世诸佛本来平等。就像我们没到北京,就不能(把这个方便办法舍掉),就像我们没过河,佛在《金刚经》里不说么:我所说法,如筏喻者。筏喻,就像船筏似的。我们没渡过这个生死苦海,我们不能舍弃船筏,如果已经渡过这个苦海了,究竟成佛,到达彼岸了,那么我们不能背着船筏走。法执不破,还酿成出世间的变易生死,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礼拜佛,在三宝地种福田,将来得不可思议的福报。供养佛,这都是修一切善法。我们虽然礼拜,但是也不妄想执着,虽然供养佛,表示我们孝敬之意,这就是随顺净缘,在走出离之路,在修因地上,不停地趣向无上菩提。这都是方便办法。成佛了以后,本自具足,和三世诸佛平等,佛不念佛,佛也不拜佛。但是,在没成佛之前,这个生死的怨贼没有彻底地断除、歇灭,我们借助这个殊胜因缘,佛有不可思议的神力,有不可思议的智慧、光明,就会加被我们。就像我们生活在世间似的,既没有势力,也没有钱财,贫穷下贱,什么事情也不能办,但是我们有亲戚,有权有势,又大富大贵,我们借助他,跟他说一声,他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将来我们也富贵起来了,自然就能独立了。就像小孩似的,生到世间,得到父母的养育,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养育,其命不过三天就不能活在世间了。因为这个小孩从幼儿到儿童时代,到少年一直到青年,他自己没独立的时候,不能离开父母。父母的指导、教养、养育使他能成人,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他现在已经到二十岁了,也有工作有家庭了,那父母就用不着了,就是这么个道理呀。我们现在有的人五六十岁了,父母不在了,依靠谁呀?那不就得独立吗!但是小孩生活不能独立的时候,正在成长过程中,都不能离开父母。我们凡夫还没成佛,都不能离开佛,佛随时教诫我们,指导我们,我们才能修证自己。佛加护我们,我们才能免遭魔害,这一路才能顺利。当然要拜佛了,拜佛是我们修行的一个方便办法、殊胜因缘,这不能离开。因为我们没成佛,就像小孩子似的,没长大成人不能离开父母。但是长大成人也不能依赖父母,就得自己独立,就像我们成佛了。

另外,礼拜、供养、诵经、坐禅、修行、慈悲喜舍,这都是去掉我们生死习气的过程,断妄的过程,断除生死的过程。炼法于心,没有这些个方便办法,我们无边的生死习气罪业,它自己不会跑掉。

问:《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师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住就是住著,就是妄想执着的意思。比如说,好的境界现前了,我们做了好想,生了知见,就攀缘、妄想、执着这一种事物。心里住著在这一法上,妄想执着这一法,在这一法上做好想,贪著,希望它现前,保留,别失掉。这种贪心、妄想执着心,都是生死。这就是住著,就是妄想执着这一法,抓住不放,不肯放舍,所以建立种种虚妄心行,就是无明妄想。我们哪一种事物也不攀缘,也不妄想执着它,心无所住著;哪一种事物我们也不妄想执着,那么妄心就不得建立,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生灭妄想自然歇之。妄心歇了,我们本具之佛性,本具之智慧之性就会开发,那么本觉佛性自然会显发。妄心不生了,那么清净心生,就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当无所住著。好的事情,当体即空,无我我所,如同梦幻,就像水中月、镜中像似的。所以好的境界现前了,我们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不可得,所以我们也不去攀缘,也不去妄想执着,对于这种好的事物心无所住著,现前就和没现前一样,也不贪爱,也不妄想执着,我们就会在这种事物上面得解脱。如果我们做好想了,去攀缘、妄想、执着,反过来就逼迫、障碍、系缚我们,苦得不得了。心若生时即是罪生。心生了就是罪业之相。所以好的境界现前了,我们不攀缘,不妄想执着,那么反过来,这种事物就成为我们修道的善知识。逆顺皆方便嘛,反而帮助我们成就了道业。它若不现前,我们还不能降伏我们的贪爱之心;它现前了,我们就不做好想,就不贪住,就不妄想执着,这样把我们无始劫来薰习的贪爱之心就降伏了,所以它帮助我们成就了道业;那么坏的境界现前了,也不可得,也莫做坏想,也不攀缘,也不妄想执着这一种坏的事物,心无所住著,所以我们在这种逆境上能降伏其心,不嗔恨,不烦恼,不危害,就能达到心上的平衡。反而这种坏的境界就成为我们的善知识,帮助我们成就道业,所以逆顺皆方便,好坏本平等。同一空故,不可得故,平等性故,无我我所。应当这样观察,唯是一心,更无它法。

好的、坏的事情,都不是我们的本觉佛性,都不是我们的本来佛,所以我们不应当强行主宰,要随其自然,它现前就现前,不现前就拉倒,这不是挺简捷明了、利落的事情吗?不好的事情现前了,我们做了不好想,去攀缘、妄想、执着,反过来,它就逼迫我们,障碍我们,系缚我们,苦得不得了。《金刚经》里不说么: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不取法相。好也莫做好想,这就叫不取于相;坏也不做坏想,这也叫不取于相,不取于相就是不生知见。不做好想,不做坏想,就是不生知见,妄知妄见不能生,就会如如不动。我们憎爱的妄情就不能生起,所以思惑就不得成就。不取于相就是对这种事物不做这种事物想。比如这个桌子,我们看见桌子了,眼根对色尘,桌子本空,不可得,本来不有,我们不要妄起知见,也莫做桌子想。这样不取于相,就不能唆发妄情,憎爱、取舍、好坏这些心都不能生。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安住自性,纷繁之事就不会扰乱心神,自然清净本然。《金刚经》不说嘛: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离一切相就是但不妄想执着,心无所住著,不住好,不住坏。因为我们的本来佛清净本然,不属好,不属坏,没有好相,没有坏相,没有善相,没有恶相,没有佛相,没有众生相,唯是一心。我们如果能这样正念谛审观察,降伏其心,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即相离相,不是灭相。离相就是但不妄想执着,我们的无明妄想就没有依据。也不是让我们失掉什么,本来具足,无欠无缺。

更新于: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