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执观空
◎赖永海
虽然自性有如青天般纯净,但却时常被浮云遮蔽,这浮云便是因无明而引起的迷悟。无明是由于不能理解缘起的性质,不能理解万物的无常性,众生的无我性而产生的种种分别意识与执著心理,从而迷失了自己的清净本性,产生了诸多烦恼与痛苦。既然自性本来是原始清净的,为何又会产生迷悟?禅宗认为,心迷在于起念,即产生了意念。而当心灵产生意念时,它的意向是指向外在事物的。一旦心灵为外物所规定,它就会迷失自性,失去其自身的本性。禅宗将它表述为著境,也就是指心灵执著于心外之物,受到外物的影响,并为它所束缚与遮蔽,这就是惠能所批判的外迷著相。
禅宗认为心灵的执著有两种类型:我执与法执。我执是将主观的我视为有主宰之力且恒常存在的实体,心灵执著于我;法执则将外在于我的客观事物或原理视为有主宰之力且恒常存在的实体,心灵受到诸种非我之物的牵绊与影响。我执又有俱生我执与自觉我执之分。前者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我与非我的原始区分或执持,是一种不自觉的为了适应环境而必不可少的认知能力或生理本能;后者则是人有了意识以后,自觉地将我与非我区分开来的心灵活动。人们在区分我与非我时产生了种种观念或概念,这些概念如重重之网罗,以系缚于我与非我存在之上,亦使我不能自此分别我执之系缚中解脱。也就是说,用来区分我与非我的概念越多,则我与非我区别越大,人们的我执也就越强。可见,执著,尤其是我执的心理,是人们迷失本心、产生烦恼的心理根源。
既然执著导致了人心的痛苦,那么那么解除痛苦的唯一方法就在于破执观空,即破除心灵对我与非我的两种执著,认识到自己的空寂本性。由于执著是由于心灵产生了指向外物的意念并为外物所累,那么对于迷误的克服就必须对症下药,即消除心灵的迷误码,去掉心灵的遮蔽。它具体表现为:屏息诸缘,勿生一念。(《自序品第一》)惠能将它表述为无念,并且认为它是禅宗最基本的修行法门。无念并不是彻底取消心灵的所有活动,事实上,人也不可能为了达到心灵的无念而消除心灵活动本身。惠能说: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定慧品第四》)真正的无念是于念而不念,正如惠能所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同上)这表明,无念仍然是心灵的活动,但它不执著于万物,也就是不被外物所遮蔽。因此,这里的念是指被外物污染之念,而不是指纯洁之念。无念就是否定人们心灵的杂念,消除被外物污染之念,也就是要人们不要起虚妄之念。
禅宗的破执观空思想对于摆脱当代人们所面临的心理困境和心理疾病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现代社会的科技文明使人们逐渐远离了昔日辛苦而忙碌的手工劳作,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为人们创造了越来越多的闲暇,然而,在我们的身体从疲乏中解脱出来的同时,心灵却仿佛灌铅似的越来越沉重,焦虑、困惑、悲观、紧张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人被看不见的压力折磨得心力交瘁。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心灵转为外向偏执,执著于外物而迷失了本性,堕落为不知名的他者的奴隶,忘却了自身的本性原本是清净的,更不能遵从自己的清净本性,从而使我们的生命表现出枯竭和衰弱的症状。禅宗的破执观空观念正是主张放弃对一切污染心灵的事物的执著,认识并回归原始的安宁空寂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淡化物欲,安顿被欲望刺激得躁动不安的心灵,秉持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自觉提升心性修养和精神境界,实现心灵的解放与自由。这对我们化解心灵的冲突与矛盾、自觉调整并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丰盈我们的生命、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摘自《禅学研究》
更新于:1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