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疗养之法

    佛学文库 2024-08-11

    文:圆瑛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斯言信不诬也。然当知病苦与身不相舍离,病是身生,身为苦本,苦乃身受,世人一一皆然。..

  • 心里种上花,处处好风景

    佛学文库 2024-08-11

    心里种上花,处处好风景彩云追月心情的喜与忧,好与坏,人生的进与退,大都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心大是一种结局,心小是另一种结局;努力是一种结局,放弃是另一种结局;看重是一种结局,看淡是另一种结局。心里种上花..

  • 生死大事办好后再作福事

    佛学文库 2024-08-10

    莲池大师原文: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有专执前之二句者,终日营营,唯勤募化,曰:吾造佛也,吾建殿也,吾斋僧也。此虽是万行之门,而有二说:一则因果不可不分明;二则己事不可..

  • 只有知恩的人才懂得报恩

    佛学文库 2024-08-10

    郭海东临济禅师向他的师父黄檗禅师辞 行,准备去别的地方参学悟道。黄檗禅师问道:你准备到哪里去 呢?临 济 禅 师 回 答 说: 去 河 南 或 河 北。黄檗禅师站起来,狠狠地打了临济 禅师一拳,之后,临济禅师抓住黄..

  • 面临死亡,不要惊慌

    佛学文库 2024-08-10

    我这一生,最敬重的人,就是我的外婆刘氏。抗战初起,她被日军火烧、刀砍、推入江中,所幸都能不死,她对我说:面临死亡,不要惊慌!后来,我多次在死亡边缘游走,从不惊慌,外婆的话,对我影响最大。常有人问我对于..

  •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佛学文库 2024-08-10

    广行法师《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恒时供养,让父母心生欢喜。释迦牟尼佛在多部经典中宣说了子女孝顺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 四大菩萨的精神

    佛学文库 2024-08-10

    中国佛教徒以四大菩萨的精神作为修行的理念,作为修行所要达到的目标,作为修行所要完成的最理想的人格。四大菩萨是整个大乘佛法理论的化身,代表了十方一切菩萨。--净慧长老禅修的实修活动有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注..

  • “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

    佛学文库 2024-08-10

    道证法师我们以电波和影像来体会,有心念的电波发出去才会投影出假相来,这大家可以体会吧?心念的电波就是因,投影出来的影像就是果;发射什么心念电波,就感应出什么影像,这就是因果法则。对觉悟的人来说,那些影..

  • 念佛最重要的是临终那一念

    佛学文库 2024-08-10

    智谕法师有些人不知道念佛怎么念。现在我来告诉你,念佛的时候,要把嘴巴张开,把声音放出来。这时候,有一种开朗的感觉,容易得到受用。假使嘴巴张不开,声音放不出来,就会有一种郁闷的感觉,这就得不到受用。怎么..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

    佛学文库 2024-08-10

    绍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在世经常说: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随缘,不过分追求。你到那里,那里人干什么事你就和他一样干,那就是随缘。随缘,那里人就把你当自己人。你也不和别人搞两样,别人也对你热情。你能把..

  •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佛学文库 2024-08-10

    紫柏大师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无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无有一两人成就者。这一句佛,一切菩萨、一切天、一切人,若生西方者,莫不因此这一句阿弥陀佛,而度苦海。然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直在..

  • 佛陀功德——四无畏

    佛学文库 2024-08-10

    无畏即无怯惧,如来智力内充明了,凡有所说,皆安稳清净,不可倾动,无惊怖恐惧,故名为无所畏。四无畏是指佛陀具有四种临众无畏的信心,无论说法、问答、论难,从容而安详,勇猛而安稳。佛陀功德-四无畏一、一切智..

  • 世间的种种障碍

    佛学文库 2024-08-09

    德光法师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起伏不定,得失无常,有遗憾的烙印,也有美好的回忆。但是相比之下,总觉得美好的特别少,烦恼障碍非常多。当世间种种障..

  • 发心正确不怕没回报

    佛学文库 2024-08-09

    发心正确不怕没回报达真堪布我们经常说,发心重要,发心正确就行了。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发心,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我们上班工作的时候也是,发一个好心,跟周围的人结个善缘,自己尽心..

  • 佛法的最终目标是离苦得乐

    佛学文库 2024-08-09

    佛法的最终目标是离苦得乐,这由两点可以决定:一、本师释迦牟尼佛成佛前所以出家修行的发心。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承担着未来济国安邦的重任,但是他仍然感..

  • 正报庄严

    佛学文库 2024-08-09

    极乐世界有教主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等诸大菩萨及诸声闻、天人等诸圣众。在《无量寿经》里,佛对阿难说: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种智洞达。意谓极乐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具有无上智..

  • 开悟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

    佛学文库 2024-08-09

    净慧长老开悟实际上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经过一次大碰撞后,我们内心深处就受到一次彻底地净化。烦恼解决不了问题,欢喜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实实在在地去面对、去处理。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

  • 行菩萨道的方法

    佛学文库 2024-08-09

    佛教的菩萨,也是一种圣人。并且菩萨有它超过圣人的一面,所以做菩萨是很难的。然而,为了成佛,非得做菩萨、行菩萨道不可。菩萨道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然后再加上四摄--布施、爱语、利行..

  • 洗心得慧——文殊菩萨的故事

    佛学文库 2024-08-09

    洗心得慧--文殊菩萨的故事海涛法师唐朝法云法师,是雁门赵氏之子,他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于他人加给他的讥毁或者赞誉都看得很淡。可是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却呆头呆脑的,好像很迟钝的样子,记性也不太好,在他十二..

  • 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

    佛学文库 2024-08-09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一般我们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