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贤首国师墨宝》跋
◎ 汤用彤《唐贤首国师墨宝》是法藏大师致新罗法师义湘书。法藏致书不知在何年,墨迹年岁磨损不可读。据浮石本碑,义湘,唐高祖武德八年(625)生,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入唐,总章元年(668),其师智俨迁化,咸亨..
-
能找好处的人是大富贵的人
能找好处的人是大富贵的人◎ 睦香学佛后,还是有习气,包括做义工的。也有的会抱怨,观音寺义工不多,管理也不好,饭也没得吃。不像其他寺院,义工待遇很好。我想,义工不多,活多,这样我们去做,才能真正做到事情..
-
亲近善知识
◎ 善 言居士学习佛法,是为了求得佛法的正知正见,为了求得断烦恼了生死获解脱的方法。可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佛法作为出世解脱的法则,有很多内容和道理是难思难议的,不是我们的世智聪明可以轻易理解..
-
亲近道场三要点
◎ 理 海经常有人问:入寺应注意哪些细节,才能合乎仪则?诚然,佛门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来规范大众的言行,但入寺若能牢记静、敬、净三个字,自可合乎规矩、不失礼仪。一、静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可见..
-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
良因法师 问: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才可以灭罪呢?良因法师答: 依此运心,随所兴起,计功分课,依着这个仪轨虔诚恭敬,随文入观,然后要 计功分课,每天要做定课,比如发愿拜十万拜。如果没有固定的..
-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大安法师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这样的一个高度,进一步地就推断出九法界众生离开净土一法,上不能圆成佛道,这个是说得非常的究竟。一切修行人都不是想要圆满成就佛果吗..
-
贤愚寿夭,富贵贫贱,皆可自作主宰
印光大师【原文】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而了无所失。了此则愚者可贤,贤者可愚,寿者可夭,夭者可寿。富贵贫贱,及与子孙之蕃衍灭绝..
-
求静非真参禅
◎ 来 果参禅人求静,非真参禅。何以?工夫得力时,静不可得,求静为谁?疑情精参,外忘世界,内忘身心,身心两忘,谁动谁静?果知不静,再求静者,非参禅正行,须知禅堂,不但止动,尚须止静。止动,则动不关身;止静..
-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惠空法师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摄我们的三业。很多人走路的时候很散漫,心不在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眼睛东张西望地,看起来就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外表看似无精打采,在修道中就得不到..
-
原意并非妄自尊大
◎ 谢志斌【开栏的话】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宗教、哲学、文艺、民俗、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深远影响。成语以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特殊的故事典故表达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是中华文化的一大..
-
智慧与福报
一个人如果把人做到亲痛仇快、众叛亲离的程度,可以说他是没有智慧,不会待人;在家庭里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阋墙,也都是没有智慧加上缺少福报。善于处人是智慧;受人善待是福报。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认识的及不认..
-
念佛修因十种利益
信愿法师续法大师《阿弥陀经略注》云:详明法利,因果各十。因十益者,谓:一名万德,六时易修,七日得成,一生了办,众罪销灭,诸魔远离,增长善根,横截生死,佛性开显,愿光摄受也。果十益者,谓:三圣来迎,九品..
-
就这个回向心,这功德就大了
梦参老和尚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时候,你要特别地回向。回向得愈大,功德辗转增胜--不是那个物质多少,这是一般的物质供养。我们念经的时候,我们读《普贤行愿品》..
-
深心与菩提心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什么是深心呢?深心是菩萨净土,一切功德,万善庄严,没有哪一点不修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今天叫你做件小事,马上就想为什么找我,为什么不找别人?这样子怎么成就功德?什么是具足..
-
防造口业,止语三年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隋开皇中,观化京师,受持戒律,日以礼忏为务,常诵万五千佛名。大业中,住京师慧灵寺,普兴福业,多诸感应。唐武德初,居会昌寺,于院西造忏悔堂,行般舟三昧,终夏..
-
觉悟的层次
觉悟既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就要知道觉悟的层次和内容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有没有觉悟的可能性?必须在这些问题上建立起根本的信念,追求觉悟、修行用功才不至于漫无目标。佛经讲觉有各种层次,如说小乘、大乘、佛乘,..
-
想了生死必须要念佛念到底
界诠法师我们已经闻到佛法了,无论老小,都赶紧修行是要紧,要放下身心来修行。修行大家都想说修行快一点,有什么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搞定。我们无始来造的业多得去,烦恼多得很。什么办法你都要持之以恒,不要贪图快怎..
-
珍惜生命中每一场约会
星云大师现代生活忙碌紧凑,和朋友约会、和事业相关的人商谈,约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见面,都会发生不守时的情况。有时一等再等,对方仍然没来;有时相约同乘一班车,同搭一班飞机,对方也没有赶到。奇怪的是,迟到..
-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净界法师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功德?功德当中有四段。第一个,调伏烦恼。这个地方有四句: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我们学习世间法,世间也有很..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这个情爱;你去欲断爱,生死就会了。你想要成佛,先要断无明。这无明也就是生出见、思的烦恼。你想要断这个见、思的烦恼,先要断无明。无明就是事情发生,你不懂,你不明白,这叫无明。好像人的生死,就是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