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伤
重伤在台南空军任职的莫正熹老居士为一虔诚的佛教徒,全家皈依三宝,其二女公子莫佩娴,任教于林园中学,她在佛教青年第八期中发表妙哉观世音一文,报导四件不可思议的灵异,其中有一段这样记载:四十二年春,我在汐..
-
九众弟子的等次
九众弟子的等次圣严 佛教是平等的,那是说学佛与成佛的可能与机会,不但人类平等,一切有情的众生都是平等的。 佛教徒的名位是有差别等次的,这是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但人与异类众生之间有差别等次,即使圣..
-
万物的分类
万 物 的 分 类◎ 永 进 佛法中万物又称万法、万有、一切法等。佛法对万物的分类法有特别的独到处,不同于现代学科中所分的大纲科目。一切法不过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又一切法可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二类。以苦..
-
净土法门法师:叁时繫念的佛事,以及超荐的意义何在?
净土法门法师:叁时繫念的佛事,以及超荐的意义何在?问:叁时繫念的佛事,以及超荐的意义何在?答:这个事情,从浅处看,也是从世俗眼光来看,是孝道的显示,儒家所讲「慎终追远」,它的效果是「民德归厚」。这是良..
-
难产三天 发愿立安
周殿修先生,是我的苏北同乡。民国四十七年,周先生任职基隆地方法院,当看守所所长,颇具绩声。惜膝下仅有一年刚八岁的女儿。在这八年中,其夫人先后流产四次之多,承继宗支,已感无望,常为“无后为大”而叹。伉俪..
-
宣化上人讲故事:寻师访道听讲经
宣化上人讲故事:寻师访道听讲经上人自从在十一岁时目睹死亡,便常想:“怎样才能不死?”后经人指点,修道能不死;要想了脱生死,须有名师教导。禀明父母后,即出外访师求法。上人自述:(一)旁门外道不究竟我在幼..
-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一章心寂欲除宣化上人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
-
清杨广文《净土圣贤录》
杨广文,字道原,吴县人。少孤,不娶,皈心净业。岁饥,道有弃儿,辄收养之,至十数,长,而后遣之。门有乞者,教令唱佛名,即予之钱,由是乞者踵至。每语人曰,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只此八字,是无上法门,更无他说。乾隆三十五年,得..
-
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法身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为凡夫有妄想,诸位!妄想就是量,为什么叫无量无边呢?因为佛没有妄想,佛没有妄想,就无量无边,用哲学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放下有量,你才能拥有无量,从另..
-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智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之义。于是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求解其义。六祖道: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
-
菩提心
经上说:修行若不发菩提心,终成魔业。古德说:修行不发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种。由这两段经论看来,可知发菩提心,为修行上最起码和最重要之条件。那么,菩提心究竟是什么?含些什么意义呢?按菩提二个字是梵音,东..
-
诉苦与抱怨反而会徒增苦恼
妙智法师我说过,我不是看破红尘来出家的,也不是因为愤世嫉俗。但我理解你的愤怒和委屈。当无明产生的时候,我们会对某些事情感到愤愤不平,惯于抨击和谴责,要求公平和正义,诉苦与抱怨是最常见的方式。但大部分时..
-
如何面对恶人和善人——观如月
证严法师现实生活中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境界,需要细心思考,然后有所感受,这就是在做出分别。思想分别内、外面的境界,时时刻刻不断地生灭,永无止息,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心念。佛陀在世时,有位求道者来请教佛陀:..
-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教诲无差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教诲无差第三十九章教诲无差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第三十九章是教人明白一切的佛经都应该信受,不应该有分别大乘、小乘,顿、渐,或哪部经..
-
静思忏悔
静 思 忏 悔◎ 证 严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坠落;自我批判的认错心理,是道德人心的第一课,是人格升华的阶梯。人都是在原谅自己的那一分钟开始懈怠,应时时警惕。原谅别人是美德,原谅自己是损德。勇于承担,是..
-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我们是三界里面的浪子,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一个逆旅,暂时居住。所以大家体会这个暂居,你很贪恋这个世间,想不走也是不可能的,也是..
-
宣化上人:什么是戒律-
宣化上人:什么是戒律?你不守戒律,并不是其他人受伤,而是你自己自性受伤。一九八六年七月九日开示◎现在是末法时代,但是佛教徒应该打起精神,立金刚不坏的志愿,将末法转为正法,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如果大家都..
-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太虚大师雪窦寺训:俭勤诚公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第一、俭字,即节俭。去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即是节俭;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
-
常行于布施
布施供养福无边,布施是真正的纯善,因为它是一种牺牲的精神。由牺牲奉献中体会,助人为快乐之本。只有透过与别人分享,成就才有意义。布施能使人的自私得以融解,心量得以广阔,布施即是无执之道,是学习放下、舍弃..
-
学佛天天求功德,功德到底是什么?
学佛天天求功德,功德到底是什么?功德是有相还是无相?《六祖坛经》: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学佛的人天天求功德,功德到底是什么?当年达摩祖师入中原传法,见梁武帝。武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