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人算命 智人改命
世间任何事都有规律,找到了命运的规律,就不难推算出人的命运轨迹。很多人算命,就是在困境的时候就是求个希望,在顺境的时候就是求个心安,都是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三分天命,七分人为。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
正确高效的睡姿“吉祥卧
肾虚的人要想身体快速恢复健康,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正确的睡姿,在最高效的睡眠时间段入睡。因为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睡补是天补,是第一大补药,比吃..
-
佛经中的吉祥义
佛经中的吉祥义圆慈 吉祥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不鲜见,如书信里、贺年片上、馈赠的礼物上、贺辞里等。无论带有吉祥二字的东西被送往何处或何人,吉祥总是与人们的心愿或言语有关:它是用来传送人们美好的内心祝愿..
-
《箭喻经》的启示
《箭喻经》的启示◎ 宽 运 据《中阿含 箭喻经》第十所载: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鬘童子午后静坐时,独自思维,心中有很多不解的疑惑,于是便起来去到佛所,行礼后于一旁坐下,即向佛说:世尊!..
-
略述禅宗的见行
◎ 智 圆禅宗虽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祖师大德们为了有助于弟子证悟,也留下了不少著作与语录。从中可明显看出真正禅宗的见行。菩提达摩祖师作了《大乘入道四行论》,把修行方法分为理入与行入两种。理入是借助于..
-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来历及含义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来历及含义◎ 智证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
-
谈谈出广长舌相
谈谈出广长舌相◎ 曾承木 每次念完一部《阿弥陀经》,中间共六次称及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几年来,我听过和看过许多法师对这一句的各种解释,总的是认为:佛说法的时候,佛的舌头伸得很长、很广,把整个三..
-
茶与禅定
茶 与 禅 定◎ 沈柏村茶与禅定的联姻,是禅定借助了茶的物质属性中有益于人摄心入定的一面。这里所指的禅定之禅不是禅宗之禅,禅定分为四禅八定,是渐次法;而禅宗是达摩祖师所传,乃祖师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
-
我为消业抓了三副禅药
◎ 本 性谦卑比山高比海深,无所不容。傲慢比麦芒尖比针孔细,无所不入。出生五十多载以来,我深知,消业的重要性。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此指恶业。恶业如风,扑面虽不伤,却随时吹人坠悬崖。恶业如水,水之没足..
-
在寺院如厕的讲究
◎ 广 行 在寺院如厕也是有讲究的。进厕所后,须三弹指,提醒坑中啖秽鬼,及时回避,这样就不会触怒它们,彼此都不骚扰,并且心里默念一偈: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一遍)。 不能隔壁与别人说话..
-
佛教与慈善事业
◎ 本 焕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出家80年来始终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愿行化于世间,并把这句话亲自题写成条幅悬挂在方丈室。佛教所奉行的慈善事业,就是指从事慈悲善行..
-
乐于感谢能消“恶业”
◎ 稻盛和夫无论何时何事,都以感谢之心应对--这其中实际上隐含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某种灾难降临时,既可能消去一直折磨自己的业,也可能唤来新的灾难。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应对灾难时的那一颗心。心中描..
-
退步原为进 无争方能得
◎ 墨 墨寺院请来的画师刚在大殿的墙壁上完成了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画中的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众僧看后虽觉画面很精细,却总感到气势不足,但他们又说不出是什么地方画得不对。画师也感觉出来了..
-
佛法和佛教有区别吗?
◎ 大 安请问法师:佛法和佛教有区别吗?宗教都是讲究信,不可怀疑。但佛学是讲究理性,理性则是讲究独立之精神,好的吸收,坏的批判。可是佛法研究不是学佛。弟子一直在理性和感性中纠结,已经严重影响自己心性,弟..
-
因果要紧
◎ 虚云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无尽。营事比丘,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作衣钵饮食。我以前化缘,随人欢喜布施,除多补少,颠颠倒倒的用。今在此妄作妄为,建法堂,起茅蓬,修厕..
-
有心用
来 果参禅人,在散乱心中参禅,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打妄想叉。何以故?正要用工,妄想拥拥而来;知道妄想来的这个念头,已打了妄想叉不少;若再知道是妄想,还要去妄想,再要灭妄想,那妄想就要发无明。何以..
-
人心光明 万福之源
◎ 憨 山茶陵钟生明性,诗礼世家,往因患难走粤,参予于曹溪。老人晓之以善恶报应因果之说,安其心以归,其难竟解。所以解者,皆非忆想可到,机缘偶会,无心自至。生由是故物无恙,蹈安恬无事之境。然竟茫然不知其故..
-
宇宙不过是我们客居的地方
◎ 蕅 益五蕴身心幻化物宇宙无非旅泊,而泊宇内者,毕竟是甚么人?五蕴身心,邸中幻物,唤作自己不得;然离身心,又唤何物作己。谓无岂不断灭,别有与神我何异?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
-
解脱之法
◎ 智 旭超生脱死法门,不可以聪明凑泊,不可以意气承当,不可以情见夹杂,不可以粗疏领会。先须专求己过,无责人非,见贤思齐,见恶内省,法法消归自心,时时警策自心,将定盘星认得清楚明白,然后看经可,坐禅可,..
-
指月示人
◎ 心 禅《楞严经》中佛陀对弟子阿难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傍晚,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中徐徐经行。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忽然听到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