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功的误导

    佛学文库 2024-07-14

    关于佛法的修证,由于众生同俱和佛一样的无陋智性,本无差别,但因迷于事相,各各造业不同,迷惑的深浅也因之各别,向道的根器就有智、愚、慧、拙的分别。在这种不同的根基上,我佛慈悲,为了适应众生,犹如医生治病..

  • 佛陀的最后生活

    佛学文库 2024-07-13

    ◎ 巴 宙现代人欲彻底明了佛陀生活的真象,从其降生至于圆寂,实际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若干佛传,无论其原文为梵文或其他语言,其成书时代至少是距佛去世有数百年的时间。于此时期佛教已奠下坚固基础,传播既广,..

  • 一举四得抄佛经

    佛学文库 2024-07-13

    宗舜法师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

  • 《格言联璧》重刻序

    佛学文库 2024-07-13

    ◎ 印 光人之所以与天地并名三才者,以能格物致知,克己复礼,以明其明德,而止于至善也。去此,则但一血气之伦而已,何可以与天地并立为三而称之乎?孟子以夜气不足以存者,为违禽兽不远。又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

  • 学佛不是休闲

    佛学文库 2024-07-13

    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远行的人不必害怕路途的遥远,只要坚定方向,走好每一步,自然能到达终点。学佛也是如此,它是一个系统、完整、长远的过程,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修行重点与方法,修行..

  • 多修无常,得佛授记

    佛学文库 2024-07-13

    关于修持无常,塔波仁波切从三个层次教诫我们:开始的时候,害怕生死所追,务必像鹿子逃出笼子一样义无反顾;中间的时候,务必像农夫辛勤耕耘田地那样,做到死而无憾;到了最后,要像大功告成的人一样,做到心安理得..

  • 佛陀的开示:世间有四件事不能长久!

    佛学文库 2024-07-13

    佛陀开示说,世间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释迦牟尼佛住在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父母非常疼爱..

  • 祈愿的力量:身,心,灵

    佛学文库 2024-07-13

    在我们之中,有些人祈愿不怎么成功,是因为他们祈愿的力量薄弱。我们不是在说祈愿文的能量,而是说祈愿的力量。因此只是读出祈愿文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用心和身来祈愿。正确的祈愿方法是身、语、意合一。三把钥匙我们..

  •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后序

    佛学文库 2024-07-13

    ◎ 智 旭大法久湮,人多谬解。执大谤小,举世皆然。然地狱众苦已随其后,喑哑余报复更难穷。故地藏慈尊,大集会中,现声闻相。世尊广叹胜德。且较云:假于弥勒、妙吉祥、观自在、普贤、殑伽沙等大菩萨所,百劫至心,..

  • 光宅法云

    佛学文库 2024-07-13

    ◎ 颜 峻法云与开善寺智藏(458-522)、庄严寺僧旻(467-527)同列于梁代三大法师,吉藏称光宅《法华》当时独步。法云的三车喻诠释有三个特点。第一,三乘是方便,一乘是实相,并与如来权实二智对应。既说今日一乘实..

  • 原来积累福报如此简单,绝对的修行窍决

    佛学文库 2024-07-13

    我跟好多道友谈论过这个问题,当你做菜时,要发愿说:我做菜呀!比天上的美味还美妙,不论谁吃了一定会高兴,还有我这道菜,谁吃到了它,病难消除、灾难消除,病苦没有了,身心健康!先不说那道菜是不是有这种效用,..

  • 吉祥人生的善缘

    佛学文库 2024-07-12

    ◎ 明 海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这部经文的构成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特别是经文最初的这两个偈子,我把它归结为吉祥人生的善缘。要有一个..

  • 我的修学经历

    佛学文库 2024-07-12

    济群法师一、从求学到教学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从佛学院出来的。我1980年上学,1984年毕业,是中国佛学院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上学时不过18岁,加上从小出家,思想非常单纯。论文化程度,肯定不如在座的各位。我不过读..

  • 明末的居士佛教

    佛学文库 2024-07-12

    ◎ 圣 严佛教在中国,自从宋室南迁(西元一一二七年)之后,渐渐式微,尤其经元朝蒙古族的统治(西元一二八○─一三六七年),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虽曾做过沙弥,并未把佛教特别重视,以致到了西元一四二五至一五六七年..

  • 说僧尼是非过恶犯无量重罪

    佛学文库 2024-07-12

    时常会听到有些出家僧尼、在家居士或者社会人士,喜欢评论出家人的对错是非,不守规矩不持戒律等等,其实出家比丘、比丘尼都不可以说僧过恶,何况在家人呢?因为说僧过恶,就是谈论是非,造作口业,恶口妄语,同时也..

  • 嗔恨心的破坏力及危害性

    佛学文库 2024-07-12

    成刚法师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恨,贪心得不到满足了反而为嗔。所以嗔也是贪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贪,不过说法不一样。贪和嗔都是愚痴、暗昧之性,都是无明不觉、迷惑之心,他的体..

  • 与真如相应为根本

    佛学文库 2024-07-12

    ◎ 秦 萌《续高僧传道珍传》记载了道珍、法归、慧景三位禅师的生平事迹,三位禅师并置一传,不仅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当,而且因为他们修行的地点相同,都是庐山。可见,庐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修行的圣地。三位禅..

  • 念佛而普摄

    佛学文库 2024-07-12

    ◎ 彭际清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眷属,云何唯一念佛门而能普摄?答:诚如所说,教指宏深,但入道初心,自有方便。入此一门,乃能遍彻无边法界。是故善财童子于普贤一毛孔中,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

  • 法性的四个阶段

    佛学文库 2024-07-12

    ◎ 索 甲我参考了许多不同的来源,以便把本章说明得更清楚。我认为本章是本书最重要的一章,希望大家透过本章而认识这个殊胜的教法,可以得到启发,去进一步研究,开始亲自修习 。梵文dharmata,藏文chonyi的意思是..

  • 华严念佛三昧论叙

    佛学文库 2024-07-12

    ◎ 王文治《大乘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念者不觉也,佛者觉也。念佛者以觉摄不觉也;念佛三昧者,以觉摄不觉,入于正觉海也。华严具诸佛一切三昧,而其间念佛三昧,为一切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