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佛学文库 2024-12-16

    ◎ 圣 严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慧而出三界,证解脱果,这是相当花时间的修行方法,对于一般人而言,的确难得有此因缘修成..

  • 自在解脱

    佛学文库 2024-12-16

    ◎ 界 诠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即所谓学佛。佛是觉者、智者,具足无量慈悲、智慧、威力、功德。学佛即学佛的智、觉、慈悲、喜舍。佛是断除一切烦恼,具足大觉圆满。我等学佛者,在断除烦恼,寻找大觉..

  • 心定了就是禅

    佛学文库 2024-12-16

    ◎ 一 诚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种活动被称为普茶,就是让大家都来喝茶的意思。当然了,大家专程来寺庙里饮茶,不是因为寺庙的茶特别好喝,而是为了借庙里边的清静环境,借饮茶一事,..

  • 也谈出离心

    佛学文库 2024-12-16

    也谈出离心◎ 善无疾(尼) 修行当中,有三个最重要的条件:出离心,大悲心与空性见。其中,出离心位居榜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是出离心,为什么出离心是如此重要? 1996年有一个风靡全国的纪录:《 留学..

  •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学文库 2024-12-16

    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

  • 东坡三悟及这一喝有多重

    佛学文库 2024-12-16

    东坡三悟及这一喝有多重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

  • 时不尔待 抓紧办道

    佛学文库 2024-12-16

    ◎ 倓 虚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已近三千年了,所以现在人,活到七十岁的已为上寿。再过一千多年至两千年,人活五十一二岁即为上寿,那时《楞严经》和《般舟三昧经》即已先行毁灭离世,..

  • 愚者口说 智者心行

    佛学文库 2024-12-15

    愚者口说 智者心行◎ 释来浩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和尚,乐善好施,为人所称颂。就在他即将功德圆满,走向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该找一个衣钵传人,以将佛法继续弘扬下去,从而导人向善,普渡众生。于是..

  • 从供灯放生等善行谈何谓真正的福报

    佛学文库 2024-12-15

    从供灯放生等善行谈何谓真正的福报◎ 普巴扎西弟子:顶礼上师!特别修行五年以上的人,也包括我们自身,就感觉修一段时间之后会碰到一个巨大的障碍,有的导师就建议你这是福报不够,赶快去供灯、去放生、 上师:我想..

  • 临终三大要

    佛学文库 2024-12-15

    临终三大要◎ 印 光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

  • 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

    佛学文库 2024-12-15

    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 虚云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佛法教典所说,凡讲行持,离不了信解行证四字。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者,信心也。华严经上菩萨位次,由初信到十信,信个什么呢?信如来妙法..

  • 死期不定,分秒必争

    佛学文库 2024-12-15

    死期不定,分秒必争达真堪布死期不定,这是很难发现,也很难解决的问题。我们修行不精进,总是得过且过,就是因为不相信死期不定,也没有认真考虑过死期不定,这是我们的思维观察能力差,或思维观察的不够,如果仔细..

  • 佛教的宗派

    佛学文库 2024-12-15

    ◎ 圣严法师一花开五叶,佛教内分宗派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佛法只有一味,由于接受者的程度──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了。佛经中说:佛一圆..

  • 《执身次序偈》解读

    佛学文库 2024-12-15

    《执身次序偈》解读慎 言佛陀建立僧团之后,一直注重对比丘弟子自身威仪的要求,规定比丘弟子不仅要具足佛门基本的行住坐卧四威仪,而且还要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众多的威仪。对于比丘僧应当具足的威仪,许多经..

  • 不信是真谛

    佛学文库 2024-12-15

    不 信 是 真 谛◎ 星云 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 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 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

  • 因果业报的四个根本原则

    佛学文库 2024-12-15

    因果业报的四个根本原则◎ 智 敏第一个是,业果是决定的。你造了善业的话,你感的果是乐果;造了恶业的话,感的果决定是苦果,不会错的。不可能说我造了很多善业结果受苦了,造了好多的恶业反而受乐了,这个是没有的..

  • 随分安闲

    佛学文库 2024-12-15

    随 分 安 闲◎ 从 悦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第一卷有一首开场词。此词的语言虽然通俗浅易,但内涵却十分深刻。这首词劝人看破名利,莫逞强使能,忌贪花恋酒,过随缘舒适的自由生活。词云:仕至千钟非贵,年过七十..

  • 心地与命运的因果关联

    佛学文库 2024-12-14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

  • 越帮助别人自己越强大

    佛学文库 2024-12-14

    ◎ 明 憨 佛法讲因缘,一切事情的成功、发展,内靠福德,外靠因缘。福德是靠我们持戒、向善来慢慢修的,是修出来的结果,相当于我们人格的感召力,人格的魅力。因缘,就得来结善缘,就要积极主动去做善事。做善事,..

  •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佛学文库 2024-12-14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抱持,恐有不净。菩萨曰:汝谓不净念佛,恐怕有罪,不知不念佛则获罪无量。莫计净与不净,只管念去可也。--《西方确指》好,请看下面。第三十八段:不念佛则获罪..